民俗体育运动秋千秋千的历史荡秋千是中国古老的体育民俗活动.PDF

民俗体育运动秋千秋千的历史荡秋千是中国古老的体育民俗活动.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俗体育运动秋千秋千的历史荡秋千是中国古老的体育民俗活动

民俗體育運動秋千 一、秋千的歷史 盪鞦韆是中國古老的體育民俗活動。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人類原始社會時 期。當時人類處於樹上架巢和採果充飢的生活狀態,往往會像今天人們所見到猿 猴那種攀爬樹枝、藤條或其他植物枝蔓,在森林裡或山涯間悠蕩穿行。基於這種 生活和勞動需要的行為,便是形成盪鞦韆最初的、最基本的動因。 一九七五年第二期《考古學報》上發表了戰國時代民間盪鞦韆的「遊戲圖」, 唐代詩人高無際寫了一篇《漢武帝後庭鞦韆賦》,其中寫到: 「乍龍伸而蠖屈,將欲上而復低,擢纖手以星曳,騰弱質而雲齊。一去一來, 鬥舞空中花蝶;雙上雙下,亂晴野之虹霓。輕如風,捷如電,倏忽顧盼,萬人皆 見,香裙颯以牽空,珠漢集而光面,時進時退,以遊以遨,類古縱而七擒,期必 高而讓高。」 從中反映出漢代盪鞦韆運動的技能已有很高水平。而且受到民眾喜愛,如賦 中的「萬人皆見」鞦韆的情景。康代有許多著名詩人寫下當時宮廷和民間婦女盪 鞦韆的情景,如杜甫在《清明二首》詩中雲:「蹴鞠屢過飛鳥上,萬裏鞦韆習俗 同。」1 1 中國傳統體育風俗,盛琦、丁志明著,1994 年 11 月,頁 89-90 。 1 秋千 俗話說:「南方好傀儡,北方愛秋千。」這話有一定根據,它使我們想起古 老的打秋千遊戲的來源。據說打秋千是春秋時北方的遊戲,至今至少也有二千 五、六百年的歷史了。 清人翟灝《通俗編》卷三十一引《古今藝術圖》雲:「秋千本山戎之戲,自 齊威公北伐山戎,此戲始傳中國。一云作『千秋』字,本出漢宮祝壽詞,後世誤 倒讀為『秋千』耳。」漢宮祝壽詞一說,實不可信,用這種方法探索遊戲源頭, 不免有隔靴搔癢之感。而「山戎之戲」的說法,比較起來更為可信。山戎是春秋 時北方的一個古老部族,地處今遼西南、河北東北部之間,周惠王十四年(公元 前 663 年),齊桓公代山戎時,帶回了秋千遊戲,從此,秋千在祖國北方的廣大 地區逐漸普及起來。 然而,秋千又有另一種起源說。 遊戲不是一種孤立的文化現象,它受到地域、氣候、習俗、心理等種種因素 的制約,凡此種種,是遊戲頼以生成的土壤,又是形成遊戲獨特的文化性質的本 質因素。任何一種遊戲,雖然至為簡單,往往也反映著這一規律。就說秋千吧, 在雲南拉祜族中,有另一迥不相同的起源說:從前每當過小年時,村村寨寨都要 豎起木架,將豬吊起來宰殺。豬不服氣,心想:「為什麼吊起我來,難道我該殺 嗎?」於是告到厄莎天神那裡,要求與人平等,每年也要把人吊起一次。天神准 了狀,命令人類也照樣把自己吊起一次,以示對世人的懲罰。這下可難壞了人們, 他們既不能違背天神的旨意,又不能自戕,怎麼辦呢?他們苦思冥想了許久,有 一天豁然開朗,在廣場上高立木柱,以雙繩吊繫木板,人們或立或坐於木板上盪 了起來。這個小故事,可以說是拉祜族人生活習俗、信仰習俗以及遊戲文化習俗 的融合體,這裡反映了拉祜族人跳盪的想像力和活潑的性格特徵。 這是一則口頭史料,它世世代代在拉祜人中間以口傳口地流傳著,誰也說不 清有多少代了。這個故事至少告訴我們,雲南拉祜族的秋千遊戲,不必非導源於 北方山戎族不可。我們無需懷疑,在文明生活裡有許多文化現象是在不同的年 代,不同的地方產出來的。人們在山中生活或狩獵,要採集野果,要躲避野的襲 擊,他們抓住藤條,盪過山澗,在達到功利目的的同時,也感到了一種騰空飛越 的快感。事後,當人們回味那種快感並照法重試時,就變成自娛性質,於是遊戲 也就產生了。這恐怕是秋千的真正起源吧? 祜族常在過小年時打秋千,而在更為廣泛的區域內,則在清明節前後,久之 形成習俗,經多少年而不變。 民間秋千之戲更為普遍,窮也罷,富也罷,家家可置秋千架。條件差些的以 樹杈為架,條件好的則另立木架。《金瓶梅》、《紅樓夢》等小說也有打秋千的描 繪。《金瓶梅》並有一幅插圖,題名為「吳月娘春晝秋千」。李家瑞《北平風俗類 征》錄有[望江南]詞數首,其中有專詠清代北京女子秋千者,詞云: 「都門女子,閨闥打秋千,窄袖手搖蝴蝶影,短襟足破鷺鷥烟,雲際聳香肩。」 秋千遊戲的文字記述,從唐、五代以後漸漸增多起來,它不但在民間廣為流 2 傳,而又是宮中常見的遊戲。唐玄宗李隆基把秋千叫「半仙之戲」,天子既啟金 口,百姓也跟著叫起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天寶宮中,至寒食節, 竟豎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秋千和許多古代遊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