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沿海高产栽培技术
淮北沿海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摘要:山药又称薯蓣或薯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在淮北沿海地区进行一年生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成为该地的特色产业之一。其食用部分为地下肉质块根,它皮 山药又称薯蓣或薯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在淮北沿海地区进行一年生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成为该地的特色产业之一。其食用部分为地下肉质块根,它皮薄、绵糯、肉质细嫩、色白多汁,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淀粉、可溶性糖和其他矿物质等;既是滋丰卜食品,又可入药,有补脾肺、益精气的功能。现将淮北沿海山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适宜土壤 最好选择土质肥沃、耕作层疏松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性好、灌溉方便、3年内未种过山药、略带砂性的砂壤土地种植,切忌连作。前茬作物以青菜、大蒜等旱地作物为宜。 2 超前深翻培土 冬季超前深翻培土是山药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长圆根类山药品种的翻土深度要大些,扁根类、块根类山药品种的翻土深度可依次略浅。翻土时要按照既定行距进行开沟翻土,一般开沟翻土深度50~70cm,宽度30cm;要先将25~30cm的表土层翻在一边,再把30~35cm的心土层翻在一边,并用翻土工具把泥块拍碎,在操作过程中切忌翻乱土层。土翻好后,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20~30kg、腐熟人粪尿2667~3000kg、厩肥3333~4000kg,分别与表土和心土混合后,反复翻耖3~4次,以达到熟化培肥土壤、冻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目的。入春后,先把心土还入沟内扒平,再把表土还入沟内作畦,畦宽以1.2~1.5m为宜。实践证明,通过上述土壤全层深翻培肥,对依靠须根吸肥的山药来讲,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3 搞好种薯处理 本地栽植山药主要有3种方式;即山药段子栽植法、山药尾子栽植法和零余子(山药叶腋间的气生块茎,俗称山药豆)栽植法,前两种方法播前必须做好种薯处理。采用山药段子栽植法栽培的,要在播前15~20天,将山药块根切割成5~7cm的小段,然后放在温室或育苗床内的湿砂或细土中,将室温或床温控制在25℃左右进行催芽;见芽后,根据芽的长短分级进行定植,以利定植后生长一致,便于田间管理和收获。如用预留的山药尾子(块根顶端一般不能食用的粗硬部分)做种种植,对尚未萌动的山药尾子,要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晒种,然后放入苗床或温室中催芽后种植。采用零余子栽植法种植的,第1年选择个头大的零余子晒种后,放进苗床或温室中催芽育苗,然后按1.2m畦面,行距60cm,株距8~10cm的规格进行种植或移栽;第2年用第1年长成的小山药块根进行全块根栽植。 4 适期精细播种 山药喜温好光,当温度达到10℃以上时便可发芽,地上部茎叶生长以25~30℃最为适宜,地下部块根生长以20~25℃膨大最快。本地清明前后即可种植或移栽。在具体播栽方法上,一是要坚持高垄栽培。二是要坚持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块根或山药尾子播栽的,可采用1.2m畦面,行距60cm,株距30~35cm,每667平方米栽3173~3706株;采用零余子播栽的,密度要进一步加大,按1.2m畦面,行距60cm,株距20~25cm,每667平方米栽4446~5553株。三是要坚持精细播栽。播种前按制订行距开8~10cm深的浅沟,按株距用尖头木棒打洞灌施腐熟人粪尿,渗干后用肥土将洞疏松填满,然后将块根段子或山药尾子或零余子按穴进行播栽,后覆土6~8cm,再覆盖2~3cm腐熟堆、厩肥,保墒保湿,保证山药幼苗期对养分的需求。 5 强化田间管理 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是决定山药产量的关键,据响水县种植经验,在田间管理上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①及时搭好支架 山药出苗或移栽缓苗后几天即甩蔓,此时由于幼茎纤细而脆嫩,极易被风折断,故苗高30cm左右时应及早搭架扶蔓,可用芦柴或细竹搭成篱式或人字形架,架高1.5m左右,支架要牢固,如遇大风倾斜或倒塌时要及时扶正,确保通风透光。 ②合理运筹肥水 山药生长期长,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应适时追肥。苗出齐或移栽成活后就可视幼苗长势,每667平方米用25%的腐熟人粪尿500kg或尿素10~13.3kg,追1次提苗肥;苗高70cm左右时,可酌情按上述施肥量再施1次;端午节前后,山药蔓爬满支架,植株现蕾时,每667平方米用50%腐熟人粪尿1500kg、饼肥40kg或复合肥40~50kg,重施1次端午肥,以保证块根快速伸长和膨大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收获前30~40天水肥结合、以水为主可再施1次。一般立秋以后,不宜再施肥料。另外,山药怕旱怕涝,如遇连续干旱或阴雨,要及时抗旱或排涝降渍。 ③适时抹零余子 山药生长到一定的时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