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罗浮梅花村考-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PDF

岭南罗浮梅花村考-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岭南罗浮梅花村考-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PDF

年第 期 2009 3 岭南罗浮梅花村考* 程 杰 摘 要 罗浮梅花村之成名得力于传柳宗元所撰 《龙城录》 和苏轼松风亭咏梅作品。 《龙城录》 所载赵 [ ] 师雄罗浮梦仙故事漏洞不少, 应是编述苏轼咏梅诗意而成, 两者共同构成了罗浮梅花村传说的源头。 罗浮山 梅花村于南宋淳祐四年正式出现, 时任惠州知州的赵汝驭主持开辟石洞登顶之路, 于所见 “寒梅冷落” 即传 赵师雄醉醒处设立门牌曰 “梅花村”, 并大量增植梅花。 从此罗浮遇仙之事有一个称为梅花村的明确遗址, 并且逐渐成了罗浮风景区一道著名景观。 随着惠州地区社会发展尤其是罗浮山旅游资源、 交通条件的开发, 人们进出罗浮山和登山的路线不断变化, 所说梅花村遗址也与时迁移, 宋元人所说梅花村在石洞口, 而明清 人所说则移至五龙潭南。 罗浮梅花村乃至整个罗浮山的梅花种植规模无足称道, 但神奇的掌故传说、 苏轼的 影响以及所在罗浮山的岭南名山、 道教圣地的历史地位却赋予罗浮梅花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魅力。 关键词 罗浮山 梅花村 风景名胜 梅花 苏轼 [ ] 〔中图分类号〕H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 (2009)03-0152-05 一、 罗浮梅花村本事 岭南罗浮梅花村之成名并非得力于实际的梅花种植, 而是起源于两种文学作品。 其一是相传柳宗元 所作 《龙城录》 (二卷), 其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赵师雄醉憩梅花下》: “ 隋开皇中, 赵师雄迁罗浮。 一日天寒日暮, 在醉醒间, 因憩仆车于松 林间酒肆傍舍, 见一女子淡妆素服, 出迓师雄。 时已昏黑, 残雪未销 (未销: 原作对, 此据宋诸家 引文改), 月色微明。 师雄喜之, 与之语, 但觉芳香袭人, 语言极清丽。 因与之扣酒家门, 得数杯, 相与饮。 少顷, 有一绿衣童来, 笑歌戏舞, 亦自可观。 顷醉寝, 师雄亦懵然, 但觉风寒相袭。 久 之, 时东方已白, 师雄起视, 乃在大梅花树下, 上有翠羽啾嘈, 相顾月落参横, 但惆怅而尔。” [1] 《龙城录》 是一部志怪杂事集。 龙城为隋朝县名, 唐初升龙州, 后改名柳州。 如属柳宗元所作, 当 成于其晚年贬官柳州时。 但此书的真伪向多疑议。 北宋 《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 均未见著录, 南 宋中叶尤袤 《遂初堂书目》 小说类始有其目, 也未明确撰者和卷数。 宋元人多认为此书既不见 《唐书》 记载, 且内容虚诞, 文笔衰弱, 不似柳宗元所著, 而是南北宋之交的王铚 (1088-1146 年), 或北宋后 期苏轼门生刘焘的假托。 ① 近见陶敏等根据 《龙城录》 所载之事多与唐史不合, 又有属于柳宗元身后之 事, 所涉唐代文献及典制多有疏误等现象, 断言其决非唐人所作, 而是北宋人托名之为。 ② 笔者对此深 表赞同。 *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中国花卉题材文学与花卉审美文化研究 (二期)” 的成果。 作者简介 程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江苏 南京, 210097 )。 何薳 《春渚纪闻》 卷五、 张邦基 《墨庄漫录》 卷二、 朱熹 《朱子语类》 卷一三八、 洪迈 《容斋随笔》 卷一 、 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