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物种分布的区域分异3.PDF

中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物种分布的区域分异3.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物种分布的区域分异3.PDF

动物学报  48 (2) :183~194 , 2002 A cta Zoologica S inica         中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物种分布的区域分异 周立志 ①②③ 马 勇 ①  叶晓堤 ① ( 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北京 100080)   ( ②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合肥 230039) ( 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 , 安徽淮北 235000) 摘  要  搜集整理我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地理分布数据 , 通过生境分析 , 确定啮齿动物分布区。基于 GIS 技术 , 2 以面积约为6 470 km 的 766 个栅格收集我国干旱地区啮齿动物的二元分布数据 , 采用多元分析的分层聚类方 法 , 依据欧氏距离平方值 , 将地理分布单元划分为若干个组。结果表明 , 当欧氏距离平方值分别为 11379 、 17068 、22 758 和 28 447 时 , 766 个地理分布单元依次可分为 30 、9 、5 和 3 个组。分布单元组的物种组成比较 和生态型分析表明 : ①在我国干旱地区的海拔较低地带 , 景观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过渡到荒漠 , 地理分 布单元组亦呈现相应的分布格局 , 喜湿的物种逐渐减少 , 耐旱的种类增加 ; ②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寒漠与蒙 新温性和暖温性荒漠啮齿动物物种数和组成相近 , 物种多样性低 ; ③阿尔泰山地及南麓平原啮齿动物组成较为 特殊 , 寒湿啮齿动物成份最高 ; ④东祁连山地及其北麓以及伊犁谷地、额敏谷地、伊犁天山、准噶尔界山及东 麓山前平原的啮齿动物成份较为复杂 , 物种多样性较高。我国干旱地区东部啮齿动物的物种密度和多样性高于 西部 , 但在东部草原和西部荒漠之间的过渡区物种密度较高 , 表现出物种生态地理分布的边缘效应 , 体现干旱 区啮齿动物物种分布与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以及山地和高原等特殊环境非地带性分布的适应关系。蒙新温性荒 漠区和青藏高原寒漠区的啮齿动物在区系组成上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  啮齿动物  中国干旱地区  GIS  物种分布  区域分异  栅格单元   自 50 年代以来 , 我国学者对中国干旱地区啮 类分析 (潘炯华等 , 1985) ; 亦有采用小区和栅格 齿动物做了大量的区系考察工作 , 并从不同层次对 法研究兽类物种密度的分布规律 ( 张荣祖等 , 啮齿动物物种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 ( 赵肯堂等 , 1985 ; 纪维红等 , 1990) 。国外有的学者通过等面 1981 ; 冯祚建等 , 1985 ; 马勇等 , 1987 ; 杜新勋 积栅格的聚类分析 , 进行兽类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 等 , 1987 ; 肖增祜, 1988 ; 郑昌琳等 , 1989 ; 王香 (Skulkin et al . , 1986) 。Hoffman (2001) 采用抽 亭等 , 1991 ; 秦长育 , 1991 ; 王廷正等 , 1992 ; 樊 样的方法 , 通过若干地点的兽类分布研究区系规 锁龙等 , 1996 ; 张子郁等 , 1997 ; 路纪琪等 , 律 , 对于研究大的动物地理区的区系特征不失为一 1999 ; 张荣祖等 , 1999) , 这些工作为进一步研究 种有效的方法。上述工作多以地理分布单元中现有 我国干旱地区物种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啮齿 的分布记录为依据 , 难以处理没有采集记录 , 但确 动物迁移性较小 , 其分布与栖息环境关系密切 , 是 实有分布的地理分布单元。 研究动物地理学规律具有代表性的类群 ; 此外 , 它 地理信息系统 ( GIS) 由于具有强大的空间数 们是生态系统 , 尤其是干旱地区脆弱生态系统中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