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题(九年下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刿论战》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例: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3.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4.小大之狱(案件) 5.战于长勺(在) 公将鼓之(击鼓)公将驰之(驱车(追赶)遂逐齐师(于是)(追赶、追击) 6.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望其旗靡 (??倒下 ) 7.既克,公问其故(已经)(战胜) 8.彼竭我盈(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9.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 10.何以战( 凭借 ) 11.弗敢专也?(独自占有)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翻译参考: 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2.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 4.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5.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6.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7.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8.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9.(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三、简答题 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参考答案: 1.政治上取信于民 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3.例如: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4.(1)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2)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5.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完成1——6题。(14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2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3分)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