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美学和大圆镜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唯识美学与大圆镜智 王均震 2014/4/2 ?前言 在二十世纪20年代和30年 代,吕澂从唯识论出发,研究美学,撰写了《美学概论》等一系列美学著作。在唯识美学的初步研究中,吕澂提出了美的本质是性善,美的本质不是善,美可以反映 赞扬好人好事,美也可以反映谴责坏人坏事,艺术作品的内容反映的不一定都是善。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的意识,无论是赞扬好人好事,还是谴责坏人坏事,都是 性善的。这样,通过对美的性善本质研究,同时吸收了立普斯的移情说,吕澂对唯识美学做了一些先驱的工作。 但吕澂没有完成对唯识美学的理论体系的完整架构,也没有深入探讨唯识概念跟美学的内在关联。二十世纪是美学流派大发展的时代,有建构体系的理论,如现象学 美学,也有反体系的理论,如解构主义。基督教神学美学也有很多大师出现,如马利坦、巴尔塔萨,东正教的一些神学家,以及游离于基督教之外的海德格尔神学美 学。唯识论是一个宏大的思想体系,适合用于构建唯识美学的完整体系。 本文为唯识美学体系的构建,作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 1 美心美心所 根据南传《摄阿毗达摩义论》美心(sobhanacittani,或翻译成净心,净美心,美净心):除了恶心与无因心的其余一切心。美心与美心所相应。 美心包括一切善心、有美心所的善果报心与唯作心。后两种心不属于善心,而是无记心。有因唯作心,只有佛教的解脱圣者如阿罗汉才有,我们这里不讨论这种情况。 所有的善心所都是美心所。 唯识的善心所有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南传阿毗达摩认为二十五美心所: 一、 信;二、念;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中舍性;八、身轻安;九、心轻安;十、身轻快性;十一、心轻快性;十二、身柔软性;十三、心柔软 性;十四、身适业性;十五、心适业性;十六、身练达性;十七、心练达性;十八、身正直性;以及十九、心正直性:这十九种名为遍一切美心心所。一、正语; 二、正业;三、正命:这三种名为离心所。一、悲;二、(随)喜:这两种名为无量心所。一无痴心所。 简单来说(不太严格):我们讨论的凡夫美心是善心和善果报心。心轻快性等实际是一种相似轻安。 美心可分析为心王和心所。 美心和美心所,是美的所依。所依,是所依靠的体,美的体或本质是美心和美心所。 美,唯识所现。或者说:美,唯美心所现。 根据法称论师的《释量论》,五俱意识现量的色声香味触,是显了事;根据比量推理得到的道理,如苦谛、集谛中的部分道理,如声无常、所作性故、如瓶,是隐秘事;而佛现量亲证的异熟果缘起、因果报应,是不能通过比量推知的,是极隐秘事。 美心中的善果报心的缘起,就是极隐秘事,是我们凡夫不能通过比量、逻辑得知的。有些人说美是没有逻辑的,在极隐秘事的意义上,是这样。 2 移情带质境、移情有质独影境及其他 移情说是西方审美心理学美学流派的一种经典理论。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在《空间美学》系统阐述了移情说。吕澂在他的美学著作中大量采用了立普斯。移情说,主要 描述人们在审美时,把情感投射到外境,仿佛把感情转移到外物上,没有意识的外物仿佛有了人类的情感。比如中国画的松柏梅竹等,象征了人类的一种高风亮节。 带质境,是玄奘法师提出的三境(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之一。三境主要是从意识所缘的种子来划分的。前五识的所缘境都是性境。三境都可以是第六识的所缘境。 带是兼带,质是体质,是本身的意思。带质境又分:真带质和似带质。 真带质,以心缘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境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见分同种生。 似带质,以心缘色。移形似带质,误认草绳为蛇。移情似带质,是把感情和思想的名言种子表现在所缘境上,如看到竹子正直虚心的品德。 独影境,是第六识散位独头所缘的境。当第六识念心所,回忆以前前五识的性境,以储存的前五识熏习的色法种子为质,称为有质独影(有为质)。写诗时,诗人可以闭着眼睛思索诗句,回忆以前看到的美好景象,或者想象种种情形,这就是一种有质独影。 中国美学的境界,本身原意是指意识所缘境的边界。所缘境高深广大,指境界高。在修行的不同阶位,所缘境会有相应的差别。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宗白华曾举这样一个例子:古代一个江南的女织工,从小就锁在房里织布,终日操劳辛苦,没有觉得自家房子美;有一天,她放假了,坐小船出去玩,烟雨蒙蒙中回首看到自家水边的江南小楼,觉得很美。 没有伴随第六识贪心所的功利思想,没有第六识的分别我执,满心喜悦时,是一种忘我的沉醉,分别我执见的自动熄灭。美心没有分别我执,无痴,与贪嗔痴的远离产生了美心。 形式是带质境或有质独影境,不是四大和合的物质性境,也不是单纯的表义名言的独影境。所以,形式和内容不是截然可分的,而是相待而安立。 表现是唯识所表所现,特别是美心。 唯识对因明、名言种子的研究非常深入,从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