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刺卫教指导资料 - cgmhorgtw.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针刺卫教指导资料 - cgmhorgtw

中醫針刺衛教指導資料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壹、適用對象 一、上呼吸道:急性鼻竇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慢性鼻炎。 二、呼吸系統: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三、眼睛疾患:急慢性結膜炎、中心視網膜炎、近視、白內障。 四、口腔疾患:牙痛、拔牙後牙痛、齒齦炎、急性與慢性咽炎。 五、胃腸疾患:食道與賁門痙攣、胃下垂、急性與慢性胃炎、胃酸過多、慢性十二指腸潰瘍、急性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與慢性腸炎、急性菌痢、便秘、腹瀉、麻痺性腸阻塞。 六、神經系統疾患: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顏面神經麻痺、腦中風後遺症、末梢神經病變、小兒麻痺後遺症、梅尼耳氏病、神經性膀胱功能不良、夜間遺尿、肋間神經痛、頸臂神經症候群、坐骨性神經痛。 七、肌肉、骨關節疾病:冷凍肩(五十肩)、下背痛、骨關節炎。 貳、目的 中醫針刺是藉由毫針刺激穴位作用,以促使氣血調和、經絡暢通,達到保健強身、預防與治療疾病。 毫針 針刺治療 參、注意事項 一、針刺治療前 1.針刺治療不適合在過度疲勞,飢餓或過飽的狀態下執行,以避免暈針。 2.針刺時放鬆心情,採舒適、能持久之姿勢。 3.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出血不止的病人(如:血友病、服用抗凝血劑等),治療前需告知醫師與護理師。 4.糖尿病病人於執行針刺前請先進食,避免發生冒冷汗、顫抖等低血糖症狀現象。 二、針刺治療中 1.針刺時,應保持自己最舒適的姿勢,身心都要保持輕鬆、自然、心平氣和。 2.針刺過程中放鬆心情、勿過度緊張、不可隨意移動身體,以免導致針刺部位移位、暈針、滯針、彎針。 3.針刺過程注意保暖,但保暖物品勿壓碰針具。 4.針刺過程中如有暈針症狀頭暈、噁心、嘔吐、冒冷汗、心悸、呼吸困難等現象時,請立即告知護理人員。 5.醫師會依照病情需要使用艾或紅外線燈,治療時若有灼熱感,或使用電針治療時感覺電流減少或增強等不舒服,請隨時告知醫護人員。 6.針刺時,會有酸、麻、脹、重、竄、蟻走等感覺,稱為「針感」,這是正常現象,不須過度擔心。如有不適,或因病人移動身體產生肌肉纖維纏緊、疼痛等,請告知醫護人員,即可立即重新調整。 三、針刺治療後 1.起針後可輕輕活動筋骨。 2.若起針部位有出血,採直接加壓止血法按壓1-2分鐘即可,不可搓揉針孔,以免造成瘀血或更多出血現象。 3.起針後4小時內保持針刺部位清潔、乾燥,不可淋濕及受水浸泡避免感染,2小時後可照常工作、勞動、運動。 4.若針刺部位皮膚呈現青紫色或腫起,可局部按壓,按壓後若仍有血腫 ,24小時內冰敷,超過24小時後熱敷。 5.針刺部位有產生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6.針刺後之部位若有酸、麻、腫、脹等感覺,不需驚慌,此為遺留針感,可能會留存好幾個小時,甚至一到二天,可在局部輕度按摩或溫敷處理即可緩解。 肆、諮詢服務電話 有任何問題可利用下列電話聯絡諮詢 基隆院區: 中醫養生諮詢室(02) 2431-3131轉2127 情人湖院區: 中醫養生諮詢室(02) 2432-9292轉2059 台北院區: 中醫養生諮詢室(02) 2713-5211轉3062 林口院區: (03)3281200轉 3554 桃園院區: 中醫養生諮詢室(03) 319-6200 轉2659 中醫病房護理站(03) 319-6200轉2861 嘉義院區: 中醫養生諮詢室(05) 362-1000 轉2061、2062 高雄院區: 中醫養生諮詢室(07) 731-7123 轉2487 中醫病房護理站(07) 731-7123轉6290 本著作非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得轉載、翻印或轉售。 著作權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 長庚紀念醫院 10.1x21.5cm 100.08 .tw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