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矮化孔子为.docVIP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矮化孔子为.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矮化孔子为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矮化孔子为 阶段性测试题十六(选修四 综合测试) 1.(2014·铜仁模拟)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同时也受到了许多的关注”。因此,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多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地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 “从根本上讲,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光靠法制和制度的健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乱问题。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学说在这方面则显然略胜一筹。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 一。” ——《“爱智慧”的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儒家——兼西方儒学研究的误区》 材料三 易白沙(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认为:为什么专制君王要独尊孔子而不抬举别人呢?从根本上讲,不得不归咎于孔子之自身。其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其二,孔子讲学不准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其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其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4分) (2)依据二、三,中国的专制统治者为什么独尊孔子和儒学?(7分) (3)材料三作者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其目的何在?(4分) [答案](1)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诘;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 (2)儒学重视人心治理,有利于解决社会治乱问题;孔子尊君权,易于形成君主专制;孔子不准问难,易于形成思想专制;孔子重作官思想易于为民贼(专制君主)所利用。 (3)否定态度。反封建专制。 2.(2014·徐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康熙十三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74~1683)间,噶尔丹几乎每年都派人与沙皇俄国相勾结……康熙十年(1671),准噶尔汗噶尔丹出兵占领了天山南路,将当地的“回部”(维吾尔族)首领阿布都什特扣押到伊犁,并对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康熙三十五年(1696),噶尔丹被清廷击败,阿布都什特得以解脱,清廷护送其返归南疆叶尔羌,管辖南疆“回部”事务。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平定噶尔丹以后,康熙帝对准噶尔部仍采取非常宽大和笼络的政策。他继续坚持满蒙贵族联姻的传统作法,把宗室之女嫁给准噶尔王公贵族……噶尔丹之侄孙丹津阿拉布坦于康熙四十一年来朝降清,康熙帝即优礼相待,封为多罗郡王。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他们在中国边缘犯下的这些暴行最终使中国皇帝极其恼怒,他于1685年派一支远征队北上。中国人夺回阿尔巴津,把俄罗斯人从整个阿穆尔河流域清除出去……与此同时,两国政府为解决边界问题开始谈判。经过许多争论,《尼布楚条约》于1689年8月27日签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康熙帝)从登基之日始,特别是他亲政后,每日“昧爽视事,惟恐有怠政务”。即使有病,“亦勉出听政”,有时半夜来了紧急奏报,必“披衣而起”。每次出巡,不论在何地,也是日日处理政务,他坚持当天的事当天处理完。康熙帝曾对心腹之臣高士奇表露他的苦衷:“朕于政事无论大小,从未草率。每在宫中默坐,即以天下事经营筹划于胸中。”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当时造成中国西北边疆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4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康熙帝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时所使用的手段。(2分) (4)概括材料四对康熙帝的评价。(3分)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3分) [答案](1)民族分裂势力;外国敌对势力。 (2)平叛;和亲(联姻);册封。 (3)军事和外交。 (4)勤政;勤于思考;处事深思熟虑,作风严谨。方法: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评价历史人物应结合人物活动,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生产力标准,将历史人物活动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认识历史人物活动的主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 3.(2014·兴化)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在民族解放道路上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

文档评论(0)

347991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