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篇.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所谓国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固有学术。这既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形态,也是中国学术的源头发轫,更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家园。所谓经典,按照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理解,“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因此,国学经典,就是中华文明最好、最有价值的书籍,就是中国人最诚心、最喜欢阅读的书籍。 国学经典的主题是丰富的,既有关于国家大事和社稷安危的思想议论,又有山水清游、亲友往来和个人情绪的隽言妙语。无论哪一类主题,实质都是关于真、善、美的追问,关于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思考,关于信仰信念、思想真理、价值标准和道德修身的阐述。经典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形式是哲学、历史和文学作品。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有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一切文学都是人学。阅读经典,就是学哲学、看历史、欣赏文学作品。在哲学经典中,我们仿佛倘佯在思辨的王国,感触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在历史书籍中,我们好像同先贤前辈一起呼吸,探秘他们的活动踪迹,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犹如身历其境,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恶。总之,品读国学经典,益处颇多,最大的益处是修身养性,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 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篇 第一章 不学礼 无以立 一、礼仪辨 (一)诚 诚,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万物都是真实的存在,不诚无物。礼是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形式。失去了真诚的礼,就是徒具形式、毫无意义的虚礼。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同仁堂的堂训: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共献仁术,济世养生。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力。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新序·杂事卷七》。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 第二章 拨开历史的迷雾 ——追溯礼仪的源起 世界各国礼仪并不相同,道路也不尽相同,各民族之间的礼俗也不尽相同,仅以中原地区汉族通行的作为主流去审视 源起 ●祭祀说 1、训诂学角度:从字体分析,得出 结论,礼仪起源于祭祀。 敬神 敬人 2、史书记载:《礼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也。” 3、考古发现:2-3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的墓葬,形式基本都是一致的,而且很多迹象表明,人们相信巫术可以救人。 ●饮食男女说 1、饮食:认为饮食的习惯和规矩是礼仪的本源。(立论不稳) 2、男女:男女有别,也就是婚姻制度,儒家提倡礼从家庭开始,然后才扩大到社会。 男女结合 夫妻关系 家庭 传宗接代 处理各种关系 3、饮食男女:前两者的综合 ●欲望与环境矛盾说 1、饮食之争 2、婚姻之争 总之:欲求不断增长的矛盾,需要一种规则来解决,这就是礼仪 ●多元起源及其他 1、天神生礼说;2、天经地义说;3、生于理说4、礼从民俗说 第三章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漫话古代五礼 关于礼仪的分类,历来说法甚多。有五礼、六礼、九礼等说法,我们以《礼记.王制》中的六礼为依据 一、以吉礼敬鬼神 ? 吉礼:祭祀之礼,向鬼神祈求,希望鬼神保佑人们吉祥安康、诸事如意。 1、祭天神:风雨雷电、日月星辰; 2、祭地祗:地神; 3、祭人鬼:祖先神; 国家祀典 1、封禅:皇帝祭天地 玉皇顶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顶上有建于西汉时期的玉皇庙。 2、郊祭;3、祭社; 北京社稷壇坐落在天安門的右側,現在的中山公園內,與東邊的太廟一左一右,體現了“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設計原則。社稷壇早期是分開設立的,稱作太社壇、太稷壇,供奉社神和稷神(社即土地稷即五穀),後來才逐漸合而為一,共同祭祖。 4、腊祭:庆丰收;5、高禖;? 6、宗庙:祭祀祖先;7、傩祭:驱除疫鬼; “用狂夫四人蒙以熊皮,以黄金为四目,率百吏行傩礼以驱疫。 二、以凶礼哀邦国 ? 凶礼:当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表示同情,给予必要的帮助,或是吊唁。 1、丧礼;2、荒礼;3、恤礼; 三、以宾礼待宾客 宾礼:周礼当中的宾礼是邦国间礼遇亲善的礼节。具体来说也就是各路诸侯朝见天子、诸侯间相互会见以及使臣往来的种种礼

文档评论(0)

zj1823223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