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应急准备能力灾害系数研究
第 35卷 第4期 地 震 地 质 Vol.35,No.4
2013年 12月 SEISMOLOGYANDGEOLOGY Dec.,2013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3.04.019
地震应急准备能力灾害系数研究
高 娜 聂高众 邓 砚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 要 地震应急准备能力是一个区域或城市为了应对未来破坏性地震而具备的一种减灾功能,
反映该区域或城市在应对未来地震发生时的处置能力。衡量相对应急准备能力的大小需要估算未来
地震灾害损失,文中采用地震应急准备能力灾害系数表示未来地震灾害损失情况,选择人员伤亡和经
济损失2个指标构建地震灾害量化模型,并根据未来 20年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数据,计算出全国地震
应急准备能力的灾害系数,为更确切地计算相对应急准备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地震应急 应急准备能力 灾害系数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967(2013)04-0907-07
0 引言
地震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灾难性和不完全预测性等特性。地震灾害
的发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危害和损失,强烈的地震常常由于其突发性和破坏性,给社会经济发
展、人类生存安全、社会稳定以及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中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7级以上的强震中,中国占35%,20世纪地震死亡人数中国列全球第
一位,几乎是其他所有国家地震死亡人数的总和(聂高众等,2002;马宗晋等,2010)。
世界各国为减轻地震灾害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3类:1)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力争在地
震发生前采取行动;2)加强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达到震时不倒的要求;
3)加强震时的应急指挥与救援工作,尽可能挽救一切生命财产。这也是中国地震工作经过几十
年发展逐步形成的以 “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紧急救援”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工作体
系(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2004;安建等,2009)。依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准确地预报
地震非常困难,尤其是短期的准确预报,因此,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难度很大。加强工程建设质
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因此,加强震时的应急指挥和救援
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震时的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需要大力加强震前的应急准备工
作,比如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地震演练培训,提高地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加强地震应急
救援队伍建设和救援物资储备等,以此提升地震应急准备能力。
地震应急准备能力是应对未来地震的能力,未来地震的危害程度决定了地震应急准备能力
的大小,因此,地震应急准备应在地震灾害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本文在论述地震应急准备
〔收稿日期〕 2012-12-11收稿,2013-08-14改回。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208018)资助。
通讯作者:聂高众,研究员,E-mail:niegz@ies.ac.cn。
908 地 震 地 质 35卷
能力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用地震应急准备能力灾害系数表示未来地震灾害损失情况,并
根据未来20年地震灾害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预测数据,建立地震灾害量化模型,计算地震应
急准备能力灾害系数,为更确切地计算相对应急准备能力提供基础。
1 地震应急准备能力的概念
“应急”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应对紧急情况、应付迫切需要。在 1991年编制的《国内破坏性
地震应急反应预案》中,“地震应急”的概念才被正式确立,地震应急是指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
应急反应。1995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地震应急”的含义描述为:
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行动,把临震应急反应纳入地震应急的内涵。王
公学等(2002)对地震应急做了这样的描述:地震应急是指对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