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地理读书小组
2121 2010
文化地理讀書小組
成果報告
召集人:林柔漪、溫佳芸
小組成員: 洪偉傑、葉又華 、馬詩瑜、張詞詠、賴柏志、顏嘉琪
文地讀書小組
一、讀書會源貣:
本讀書會為配合地理所 99-1開設的文化地理學專論所成立。在我們進入地
理學研究領域時,深入了解人文地理中文化地理學的取徑與關懷。於是,本小組
為提升學習效率,加強對讀物的討論與了解,組織了部分修課同學,共同閱讀、
討論每週上課讀物,並輪流導讀。導讀人除對讀物簡單摘要,並提出發問,並最
後由大家發表心得。每次的討論有時達到共識,有時互有意見交流,在上課期間
還能將預先討論的問題或成果在課程上作分享,一學期下來,收穫甚多。
二、討論主題列:
1.文化地理導論─甚麼是文化?甚麼是文化地理?
2.文化地理學與歷史唯物論
3.自然與文化 part1
4.自然與文化 part2
5.文化與認同part1─國族主義
6.文化與認同part2─性別之一
7.文化與認同part2─性別之二
8.文化與認同part3─種族與階級
1
1.文化地理導論─甚麼是文化?甚麼是文化地理?
討論日期: 99 年 09 月 18日
討論時間: 9時 00 分至 12時 10 分
討論地點: 地理系系史室
主持人:林柔漪、溫佳芸
記錄: 洪偉傑
討論重點:
本週最主要討論的問題就是:文化是什麼?對於20世紀以來不同的人文
地理學者來說,文化的概念有何不同?他們如何提出自己對於文化的詮釋?並
影響當代地理學研究對於文化的看法?
對於如何理解文化,“Cultural Tradition”和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culture”
兩篇文章的作者,最早回顧至1925 年由Sauer提出的Morphology of
Landscape 。針對當時盛行的環境決定論,Sauer 以「文化是行動者(agent) 、自
然是媒介(medium) 、文化地景是結果」重新理解文化與自然的關係。這種強調
文化能動性的看法對後繼的文化地理學產生長遠的影響,其中較為顯著的一
派,就是將文化視作「超有機體(superorganic system) 」(Zelinsky )[105] ,這種
看法進而具體化了「文化」這個概念、指派了(文化的)本體論地位,以及作
為(發動)原因的力量(causative power) (14-15 )。而一些受到Raymond Williams
及文化研究影響的「新文化地理學」學者,則反對這種「超有機」的概念。其
中,對 Duncan 來說,文化是一組表意系統,它可以被視為文本,而對此文本
的閱讀與詮釋是多重的,並且 涉及複雜的政治(過程)[105] ;而Jackson更認
為,文化是難以描述、定義、只能間接的方式進行理解[106] 。但是,Don Mitchell
卻認為,前述這些「新文化地理學」對於文化的概念化,最終依舊會引致文化
的本體論的存在;因此,他認為前述這種具體化是一種謬誤,事實上沒有一種
於本質論上稱做文化的東西,而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出一種具有影響
力的「文化」概念。
心得:
關於這些對於文化究竟是什麼的討論,部分人覺得最大的疑惑就在於,文
化的本體論問題究竟應該如何尋求解答?本週閱讀的素材中,不同文章中呈現
了眾多學者的不同主張,雖然盡可能地讀了這些文章,但是我們依舊不是很確
定,關於這樣的問題,研究者究竟如何思考、研究它。也就是說,關於文化究
竟是否為客觀的存在?或是文中進一步觸及的:知識是否為客觀的存在?這個
問題究竟是一種預設(甚至是一種信仰),還是可經由邏輯推導或經驗研究而
獲得理解?當然,作者要處理的也許不是這樣的哲學問題;只是,在 Mitchell
對於新文化地理學的批評或是他的文化作為一種(建構的)概念又被其他人認
為是實存的(15 ),不經讓我們覺得疑惑,或許這樣的爭論過程本身也是一種
涉及權力的政治過程,至於知識究竟是客觀存在的,還是(文化)建構的,也
許依舊是沒有答案,也不是人文社會科學所關注的問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小升初数学试卷.doc VIP
- LAM4400干法刻蚀设备与工艺及参数优化设计论文.docx
- 2025年中考数学 (陕西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厂长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5年.pdf VIP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词汇表单词英译汉默写.pdf VIP
- 2025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工程专业职称考试(国土空间规划-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件.ppt VIP
- 武汉理工大学教室使用管理规定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doc VIP
- 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制度(3).docx VIP
- 武汉理工大学教室使用申请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