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海绵城市 - 澳门环境科技研究协会.pdf

建设生态海绵城市 - 澳门环境科技研究协会.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生态海绵城市 - 澳门环境科技研究协会

建设生態海绵城市 目前環境面臨的霾害、熱島與水患等問題 早在兩年前澳門環境科技研究協會在兩岸四地環境科技論壇兩岸四地的專家,學 者.發明家就在探討這個專題: 最近国内城市规划界不停的在出现新名词,出现新概念,出现新思潮,发起 新运动,各地都在编制各种各样的规划,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等, 那么你了解多少呢? 下面我們共同來探索: 探索“海绵”理念回归自然 让城市学会“呼吸” 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有什么作用呢? “海绵城市”,即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 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 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 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等城市问题。“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 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海绵城市”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 更具生态魅力。 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与释放示意图 好处一:吸住集中降水,告别“城中看海”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强降雨 一来,大家就感觉修多粗的下水管道都不够用。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让约 70%的雨水白 白流失了。建设海绵城市,在暴雨来袭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暴雨过后, 再让雨水缓慢地流出,从而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带来城市内涝问题。 好处二:雨洪利用,节约水资源 当城市成为“海绵”时,降雨时城市吸饱了水,而在干旱缺水时,就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 来,并加以利用。“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城市将本就珍贵的水资源运用得更加平衡。以北 京为例,自打造 “海绵城市”以来,仅2014 年就累计收集利用雨水量 2781 万方,相当于 14 个昆明湖。 好处三:生态与经济并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保护河、湖、池塘等水系,改善了城市 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缺水和热岛效应。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 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 巨额损失。另外,“海绵城市”建设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 经济效应可观。 海绵城市建设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国外经验已证明,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雨 水管理方面行之有效。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环境设计/经典“海绵城市”景观设计 德国 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 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 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 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 工湿地。 美国丹佛 美国 美国的雨水资源管理以提高天然渗入能力为宗旨,强调与植物、绿地、水体等自然条件和景 观结合进行生态设计,如植被缓冲带、植物浅沟、湿地等,大量使用由屋顶蓄水或入渗池、 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以获得环境、生态、景观等多重功效。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