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感应加热的原理;
2、了解电流透入深度与材料电阻率及电流频率之间的关系;
3、了解淬硬层深度的测定方法;
4、掌握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电磁感应
当感应线圈通以交流电时,在感应线圈的内部和周围同时产生与电流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将工件置于高频感应线圈内,受电流交变磁场的作用,在工件内相应地产生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金属工件内自行闭合,称为涡流。其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为:
式中,K-比例系数;ф-工件上感应电流回路包围面积上的总磁通;dф/dτ-磁通量变化率;负号表示感应电动势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率方向相反。
工件中感应出来的涡流方向,在每一瞬时和感应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涡流强度If取决于感应电动势(e)及工件涡流回路的电抗(Z),而电抗Z由电阻R和感抗(XL)组成,则涡流强度:
2.表面效应
涡流强度If随高频电磁场强度由工件表面向内层逐渐减小而相应减小的规律称为表面效应或集肤效应。离表面x处的涡流强度:
式中,I0-表面最大的涡流强度;x-到工件表面的距离;Δ-与工件材料物理性质有关的系数。
所以,当x=0时,Ix = I0
当x>0时,Ix<I0
当x=Δ时,
工程规定,当涡流强度从表面向内层降低到表面最大涡流强度的36.8%(即)时,由该处到表面的距离Δ称为电流透入深度。
在感应加热实践中,钢中电流透入深度的计算常常使用下列简化公式:
在20℃时:
在800℃时:
式中,f-感应线圈交流电频率。
3.淬硬层深度
工件经感应加热淬火后的金相组织与加热温度沿截面分布有关,一般可分为淬硬层、过渡层及心部组织三部分。还与钢的化学成分、淬火规范、工件尺寸等因素有关;如果加热层较深,在淬硬层中存在马氏体+贝氏体或马氏体+贝氏体+屈氏体+少量铁素体混合组织。此外,奥氏体化不均匀,淬火后还可以观察到高碳马氏体和低碳马氏体混合组织。
工件经感应淬火后可以用金相法、硬度法或酸蚀发测定或标定硬化层深度。金相法测定硬化层深度——由表面测至50%马氏体区的深度。
硬度法测定硬化层深度——按半马氏体区硬度为准。
三、实验材料实验设备
(1)高频感应加热设备10KW一台;(2)淬火机床一台;(3)硬度计2台;(4)金相显微镜5台;(5)ф8×100mm,45号钢,40Cr钢各5根。
四、实验内容
1、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测定45号钢和40Cr钢工件表面硬度;
2、测定45号钢和40Cr钢的硬化层深度。
五、实验步骤
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一个试样,通过加热时改变各种参数来改变硬化层深度以及加热温度高低对淬硬层组织的影响,经淬火后测表面硬度及硬化组织,并做出硬度分布曲线。
1、接通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电源,接通冷却水,按规定进行不同的参数选择;
2、将工件放入不同的感应器中加热(加热温度由加热时间进行控制),加热完毕后喷水冷却;
3、将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后的工件用砂纸打磨光亮,测定工件不同参数条件下的表面硬度值和距表面不同深度ΔL(六等份)对应的硬度值填入表1;
4、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不同淬火条件下的金相组织并测定工件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硬化层深度;
5、做出45号钢和40Cr钢工件的硬度分布曲线。
表1 高频淬火实验记录表
钢种 冷却
方式 加热时间(温度) (秒) (秒) (秒) 表面硬度(HRC) (ΔL) 硬度(HRC) 硬化层
深度(mm) 表面硬度(HRC) (ΔL) 硬度
(HRC) 硬化层
深度(mm) 表面硬
度(HRC) (ΔL) 硬度(HRC) 硬化层
深度(mm) 45钢 水冷 ΔL=1 硬
度
法 金
相
法 ΔL=1 硬
度
法 金
相
法 ΔL=1 硬
度
法 金
相
法 ΔL=2 ΔL=2 ΔL=2 ΔL=3 ΔL=3 ΔL=3 ΔL=4 ΔL=4 ΔL=4 ΔL=5 ΔL=5 ΔL=5 ΔL=6 ΔL=6 ΔL=6 40Cr钢 水冷 ΔL=1 ΔL=1 ΔL=1 ΔL=2 ΔL=2 ΔL=2 ΔL=3 ΔL=3 ΔL=3 ΔL=4 ΔL=4 ΔL=4 ΔL=5 ΔL=5 ΔL=5 ΔL=6 ΔL=6 ΔL=6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取放试件时注意不要碰伤感应器;
2、控制加热时间(温度)不能过长,试件淬火时,动作要迅速,以免试件表面过热,影响淬火质量;
3、淬火或回火后的试样均要用砂纸打磨表面,去掉氧化皮后再测定硬度值;
4、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