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王山医学利众院简史
药王山医学利众院简史
中国藏学2008第4期86-93页
拉萨的宗教景现犹如群星璀璨,我却偏爱那座毫不起眼的药王山。
药王山并不高大,也不险峻。从拉萨市内向西望去,它与雄踞着布达拉宫的红山近在咫尺,只不过被公路隔在两边,这里过去是古城的门户,底层设有门洞,还有一座佛塔与对面的红山相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拉萨大规模扩建,拆掉了佛塔,几十米宽的柏油路从此拉开了红山与药王山之间的距离。有人认为断了两山的神脉,便用经幡把它们连接起来。五色相间的经幡横挂宽敞的车马大道上空,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壮观而神秘,成为新辟的布达拉宫广场的重要景观。
从迪庆乘飞机到达拉萨已是中午。天气晴好,艳阳高照,稍事休息后我便去参观这座仰幕已久的神山。
沿石阶而上,到达山腰时导游指着一片废墟,告诉我们:这就是药王庙,藏语“门巴扎仓”。我身旁一游客问:“药王是谁?”导游回答:“释迦牟尼”游客不解,又问:“释迦牟尼不是佛教的祖师吗?”导游故作神秘地回答:“是的,传说中的药王门杰拉、药师琉璃光佛,都是释迦牟尼的化身。佛祖曾在天界药王城宣讲医学,所讲内容流传世间,经大师宇妥·云登贡布补充、注释后,即成为藏医圣典《四部医典》。因此,民间认为药王就是释迦牟尼本身。
对导游这种神话般的解说,许多人莫衷一是,我却是认同的。藏医药的产生和发展,与宗教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在前几年参与编辑《迪庆州卫生志》时,就已有初略的了解。藏传佛教尊奉的佛和菩萨,其实都是信徒心目中的“药王”。藏医制药时首先设坛唪经向佛祖敬香礼拜,待药品制成后还要“开光”,这已成传统的宗教仪式。在迪庆名藏医哈咱·白玛丹增的经典遗著《藏医精要》开篇即有“向随时护佑众生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闻名即刻能解救病痛的药帅璃琉光佛顶礼致敬”的颂辞。由此看来,在当今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藏医藏药,是一门充满宗教色彩的科学。
早在数千年前,西藏高原上土著的居民经过无数次尝试,积累了用动植物和矿物治疗疾病的经验,已有“有毒就有药”的说法。这一古老、原始的医学称“苯医”,如放血疗法、火疗法、涂摩疗法等,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公元四世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琪和碧腊玛入藏传播了脉经、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对“苯医”的发展确实起了积极作用,因此在藏医形成体系后,跟随着佛教的传人自然与来自天竺的宗教接轨,被镀色为神话,尊奉释迦牟尼为“药王”,也就不为奇怪的了。
藏区有不少神山圣迹亦与“药王”有关联,是因为佛教始祖头上多了这顶“药王”的桂冠对臣民百姓的启示。例如,被列入八大神山的德钦梅里雪山,“梅里”即藏语“药王”音译,梅里十三峰中俊秀的“缅楚姆峰”意为药王侄女峰。神山下的村寨“梅里水”,是朝拜卡瓦格博必经之地,其名也与“药王”有关。藏医在迪庆境内流传的历史,藏医药与藏传佛教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此时,我正在游览的拉萨药王山,比起雄踞于滇西北群山之上的云南药王山——梅里雪山,其高度有限,但它和梅里雪山一样,在藏区几乎无人不知晓。大凡到拉萨朝佛的香客,没有不到这里敬香添油的,果真是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句名言。
那么,药王山“仙”在何处呢?我们转到山麓东侧,只见氤氲迷蒙中透出一座洞窟式的小庙宇,藏浯称“扎拉鲁古”。洞窟开凿于松赞干布时代,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藏文史籍《智者喜宴》记载,为王妃如雍所刻,由此可知雕刻时间已在1300年以上。据说常有病人或亲属到此烧香许愿,不少人的病情会得到缓解甚至不治自愈,这是沾了“仙气”的缘故。(其实是“心理治疗”!)不过,在这些为人消灾灭病的佛祖与菩萨群像中间,我们还能见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的形象。洞窟顶上有一平台,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吸引着不少游人驻足观望。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宗旨,佛祖被尊为“药王”尚在情理之中,为何来自汉地的文成公主也在药王山留下足迹,享受殊荣?
我们不得不追溯藏医药发展的历史。文成公主远嫁雪域,虽说开创的是另一类基业,但这位天资聪颖的王妃,还稔知汉族传统医道。是她为枝繁叶茂的藏医药增添了中医营养,这棵大树长得更加郁郁葱葱,从此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药王山出现她的造像和传说,后人对她的缅怀和纪念,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历史告诉我们,藏族先民留下了苯医的传统方法却没有留下系统的医学理论。到了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随身携带了“治四百零四种疾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这些当时盛传于中原地区的医学精华,大大促进了藏医的发展。当然,藏医的辉煌时期,是在赤松德赞(?-797)时代,曾相继出现了九大藏医学家,其中宇妥·云登贡布最为著名;他担任赞普的御医,走遍西藏高原.广泛搜集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