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共和—贵德盆地与山地地温场特征探讨热源机制和-物探与化探.PDF

从青海共和—贵德盆地与山地地温场特征探讨热源机制和-物探与化探.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青海共和—贵德盆地与山地地温场特征探讨热源机制和-物探与化探

  第41卷第 1期 物  探  与  化  探 Vol.41,No.1    2017年2月 GEOPHYSICAL &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eb.,2017  doi:10.11720/ wtyht.2017.1.05 - 李林果,李百祥.从青海共和—贵德盆地与山地地温场特征探讨热源机制和地热系统[J].物探与化探,2017,41(1):29 34.http:/ / doi.org/ 10. 11720/ wtyht.2017.1.05 Li L G,Li B X.A discussionontheheat sourcemechanismandgeothermal systemof Gonghe⁃Guidebasinandmountaingeothermalfieldin QinghaiProv⁃ - ince[J].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2017,41(1):29 34.http:/ / doi.org/ 10.11720/ wtyht.2017.1.05 从青海共和—贵德盆地与山地地温场特征 探讨热源机制和地热系统 李林果,李百祥 (甘肃省地矿局 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青海共和—贵德盆地及其相间山地具有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地温梯度大,地热勘探钻孔在基底均见花岗 岩,盆缘山地隆起断裂对流型温泉呈带分布,水温高,也出露在花岗岩中。 对其热源机制的认识目前存在分歧。 本 文对地幔型热源提出质疑,认为花岗岩放射性生热为壳内热源并提出地化依据;同时,用地热钻孔测温曲线和地球 化学地热温标对热储温度和深度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周边山地属中温地热系统,新生代断陷盆地内具高 温地热系统,其钻孔井底测温已达 175~180 ℃,是干热岩开发的优选地段。 关键词:热源机制;地幔热源;花岗岩放射性生热;热储温度深度预测;地热系统 - - -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8918(2017)01 0029 06 料的基础上,着重对热源机制和地热系统进行探讨。 0  引言 1  热源机制 共和—贵德盆地处于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脉与 秦岭山脉之间,是一个总体呈 NWW 向展布的菱形 图1给出了共和—贵德盆地的地热分布。 山间盆地。 大地构造单元属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 对于共和盆地热源机制,曾有“盆地热能来源 [3] 带接合部位,称之为“共和缺口”或中央造山带“秦 于地幔深处的源补给为传导性地热”的看法 ,其 昆岔口”,按地质力学划分,属昆仑—秦岭纬向构造 论据是“玉树—共和地震层析剖面据接收函数处理 带与河西系构造复合的沉降带。 结果,共和盆地南部温泉一带地下 15~40km 处有 共和—贵德盆地是新生代初形成的断陷盆地, 一低速体,其与盆地南缘地下 10km 内的低速体相 四周被断褶带隆起山地围限,北侧是青海南山、拉鸡 连,并延伸到盆地中心地下。 据此推断共和盆地地 山断褶隆起带,南侧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