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考试习题1
个体生态学 火的生态作用 一、森林、草原中火的起因:烧山、遗火、自然燃烧 二、火对草原生境及植物的影响 1、有益:清除了地上覆盖物植物便能提早恢复生长,种子也能提早发芽时间。杀卵或蛹 。提高土壤无机盐成分 ,加速腐殖质分解 。 2、有害:不宜在旱年和冬季进行,一般情况,适宜在早春,植物未萌动之前,使之促进地温提高,又不会伤害植物的生长点。 1、“生态学”一词最早于什么地方、谁、什么时候提出? 2、在世界上分几大生态学派、各学派的研究特点和代表人物。 3、现代生态学所面临的问题 4、生态学上环境的内涵;地境与生境的概念;微环境与内环境的概念。 5、生态因子、环境因子、生存条件;生态因子的分类方法(列举2种)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环境因子:范畴要比生态因子的范畴更广。 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 :在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 。(李博) 1、道奔麦若分类方法:美生态学家R.F.Daubenmire(1974)依因子性质 (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地形因子;(4)生物因子(5)人为因子。 2、蒙恰德斯基划分: 1972适应性 1)初始周期性因子: (2)派生因子:由前者变化所引起的水分条件变化,水中氧气与可溶性盐的数量变化,生物种内关系的年周期变化等。 (3)非周期性因子:偶然发生的事物 6、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7、太阳高度角对光强和光谱成分的影响;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及其生理生态效应。 光照强度的变化 光强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海拔1Km可获得全部入射日光能的70﹪,而在海平面却只能获得50﹪。 山的坡向和坡度对光照强度也有很大影响。 光在群落中照射情况 叶子对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树冠中辐射的分布: 外层 光 光发 中层 强 谱生 内层 减 成改 弱 份变 叶子对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光约有70%为叶子吸收,20%反射,透射下来的光为10%。 因辐射波长不同而异,对红外光反射大(70%)而红光波段则很少被反射(3%—10%);绿光反射(10—20%),紫外光反射不超过3%,大部分被叶表截自。 叶片对光的吸收也具选择性,可见光大部分被吸收,其中红橙光为80—95%,而对绿光的吸收很少。 叶片的透射光;以叶片的结构,厚薄不同而异;中生植物透射10%,非常薄的叶片透射40%,而厚坚硬的叶片可能一点也不透光。透光谱最大的也是反射最大的光如红外光和绿光 可见光及其生理生态效应: 红、橙光(760-620nm):叶绿素吸收,促进叶绿素形成,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生理有效光) 蓝光(495-435nm) :植物叶绿素、胡萝卜素吸收,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绿光:生理无效光 2、不可见光: 紫外光:在平流层被O3吸收,仅290-380 nm能到达地面。在高山地带抑制植物茎的生长,古高山植物多为莲座状叶丛。某些动物可以通过紫外光作用,将皮肤中的麦角固醇合成为维生素D。 红外线:有增温作用,波长越长,增热效应越大。 8、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周期现象;简述水体中的“日”比大气中的短。 昼夜节律:大多数生物的活动都表现出昼夜节律,即24小时循环一次的现象。 二、 光周期(photoperiod )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不同;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也不相同。 生物对于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叫做光周期现象。 1、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植物(long-day plant):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日照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小麦、胡萝卜。 短日照植物(short-day plant):日照时间短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无人机维修保养实操试题集.docx VIP
- 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策略.pptx VIP
- ISO 4892-3-2016 塑料 - 暴露在实验室光源下的方法 - 第3部分:荧光紫外线灯(中文版).pdf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5年1月份修订).doc VIP
- 风电机组高空作业事故案例警示与安全培训.pptx VIP
- GMP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docx VIP
- 学术英语(医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天津医科大学.docx VIP
- (高清版)B-T 21296.1-2020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 VIP
- 关于中学生早恋的问卷调查8.doc VIP
- 英语-山东市济南市2025年1月高二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docx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