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区的工作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积岩区的工作方法

沉积岩及工作方法 岩石学与地层 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碎屑岩:包括砾岩(角砾岩)、砂岩、泥质岩等,为母岩经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的产物 火山碎屑岩:包括火山碎屑颗粒;火山碎屑沉积物(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内源沉积岩:包括内碎屑颗粒岩;蒸发岩;可燃性有机岩等 内碎屑颗粒岩以石灰岩为主,生物屑是主要造岩成分,白云岩在成因上认为是交代产物 沉积岩类的组成 颗粒:包括盆内外>5Φ,搬运方式以牵引或跃移为主的物质。 杂基:指< 5Φ,搬运方式以悬浮为主的细屑物质。 胶结物:成岩期及后生阶段生成的物质,在岩石中起胶结作用。 孔隙:岩石中未充填或新生成的空间。 杂基与胶结物合称“填隙物” 碳酸盐岩结构特征 颗粒类型: 磨蚀颗粒:内碎屑;生物屑。 加积—凝聚颗粒:球粒;团块;鲕粒;核形石等。 生物骨架结构:如珊瑚灰岩、藻灰岩等。 化学及生物化学成因:如石灰华等。 伍登-温德华(Udden-Wentworth) Φ值粒度标准 以毫米(mm)为单位,2为底数,以2的n次方(n=0;±1; ±2; ±3……)向两端扩展,形成一个以1为基数,2为公比数的等比级数数列 伍登-温德华Φ值粒度标准 沉积岩的观察重点 1、颜色及层厚等性状。 2、矿物学组份。 3、结构:对颗粒、杂基、胶结物及孔隙的 描述;支撑性质;沉积岩粒度及分选性。 4、颗粒形态:包括形状、圆度及球度。 5、沉积物组构特征:包括颗粒的排列方向、填集方式。 6、成岩及后生阶段的变化,包括溶蚀、交代、充填等。 沉积岩的结构命名 命名原则:颜色+构造+结构+名称 实例: 碎屑岩: 紫红色薄-中厚层状细-中粒含长石岩屑石英砂岩 碳酸盐岩: 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亮晶含砾屑砂屑灰岩 注意:对灰岩颗粒的描述与碎屑岩相似,如:砾屑→砂屑→粉屑等。对填隙物描述如亮晶→泥晶等;对结晶程度描述如:粗晶→细晶→粉晶→微晶等。 沉积岩的层理 水动力条件:低→高(能量不断增强) 层理特征:无层理或粒序层理→水平层理→沙纹层理→板状(或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逆行交错层理→冲刷 沉积物结构成熟度:低→高 沉积方式:垂向加积→侧向加积 特殊层理:如羽状层理 正粒序:在重力作用下由垂向加积形成 逆粒序:在剪切力作用下由侧向加积形成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构造:波痕、收缩痕、剥离线理、雨痕、冲刷痕及水道构造、生物迹(包括扰动构造、藻纹层及潜穴)等。 沉积侵蚀构造:槽模、沟模、压刻痕等 成岩构造:结核、重荷模、泄水构造、帐篷构造、岩脉、变形构造(如滑塌及火焰构造)、示底构造等。 后生构造:孔洞、鸟眼等 古生物化石的观察与采集 意义: 根据生物演化的规律,生物具有时代属性。 具有指示环境的意义。 重要的造岩组分。 重点: 生物化石的构造。 生物遗迹构造。 生物扰动构造。 化石的埋藏特征(生态学特征)。 古生物化石命名原则 生物学分类:纲、目、科、属、种5级,化石正式名称由属+ 种( +亚种)+定名人构成,由斜体+楷体拉丁文表述。 如Halobia alaskana Smith(阿拉斯加海燕蛤) 化石名称的定名人在行文时可省略 注意以下符号(均用楷体) sp.表示未定种;cf.表示比较种; aff.表示亲近种;var.表示变种; 如:Halobia cassiana var. yunnanensis Reed(卡息安海燕蛤云南变种); Halobia sp. (海燕蛤未定种) 重力流的特征 按沉积物颗粒的支撑机理,划分为: 1、碎屑流:由杂基支撑颗粒。 2、颗粒流:由颗粒间相互支撑。 3、液化沉积物流:由孔隙中液体支撑沉积物颗粒。 4、浊流:由涡流支撑沉积物颗粒。 重力流(密度流)与牵引流的区别 由浊流形成的岩类称浊积岩 浊积岩中的鲍马序列 浊积岩中以发育鲍马序列为特征,序列由上而下可分为5段 E段:泥质层段。 D段:上平行纹层段。 C段:交错纹层段。 B段:下平行纹层段 A段:块状递变层。 A段底常发育侵蚀面及砾石 鲍马序列反映出浊流由重力流经“稀释”演变为牵引流的演变过程。 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整合:岩层相互过渡,岩性连续渐变。 沉积间断或冲刷:岩层基本连续,岩性突变,接触面不平整。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岩层不连续,地层有明显缺失,上下岩层间有不连续界面,相互平行展布。 角度不整合:岩层不连续,地层缺失明显,不连续界面的上下岩层间有交角。 基本层序的观察与描述 定义:地层垂向序列中,具有叠覆规律、成因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