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坡道 楼梯
9.1 基本概念
9.1.1 坡道和楼梯是建筑中最常用的垂直交通设施。从下图可以看出,随着坡度的增加其名称也有差别,分为坡道、台阶、楼梯和爬剃。名称的改变,包含了适用场合、使用对象、行走舒适度的不同。
图9.1.1-1 楼梯、爬梯及坡道的坡度
坡道、楼梯形式的选择除了功能上的要求以外,对建筑形象、空间视觉效果的塑造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方面。
基于安全原因,《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防火规范对楼梯设计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无障碍设计同样有相关的要求,其它单项建筑设计规范也有一些特殊的限定。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同时应达到尺度、形式和使用的协调一致。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是为实现构件预制普及、加快施工进度而制定,对采用预制构件的住宅设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快速设计同样具有实用价值。
9.2 坡道
9.2.1 坡道以连续的平面来实现高差过渡,人行其上与地面行走具有相似性。较小坡度的坡道行走省力,坡度大时则不如台阶或楼梯舒服。按理论划分,坡度10°以下为坡道,工程设计上另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如: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对应角度仅5.7°。而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对应角度虽为7.1°,但人行走有显著的爬坡或下冲感觉,非常不适。作为对比,踏高120mm踏宽400mm的台阶,对应角度为16.7°,行走却有轻缓之感。因此,不能机械地套用规范。
9.2.2 常用的坡道形式有人行坡道、自行车坡道和供机动车行驶的汽车坡道。
供轮椅使用的无障碍坡道可视为人行坡道的演变,对护栏及平面尺寸、连续坡长有特殊限制要求。
9.2.3 相关规定和实际运用说明
1 坡道应设防滑措施。防滑措施可以采用防滑条、礓石察 、凹槽、防滑面材等方式。
图9.2.3-1 坡道防滑构造示例
2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供少年儿童安全疏散或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
1:12坡道坡度对应角度为4.8°,行走比较舒适,同时也是无障碍坡道坡度的上限值。1:10坡度因便于记忆常作为设计的估算值用,而1:8坡度则用于货运坡道上。
3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 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根据轮椅或病床的尺寸及所需空间而定。
4 自行车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5,坡道净宽不应小于1.8m,并应辅以梯步。
通常情况下自行车通过坡道都是按推行来考虑的,需至少同时满足上下二股人流的通行。车轮通过的坡面宽约0.4m左右,坡面设防滑措施。
5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纵向坡度规范有相应的规定:
表9.3.2-1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
坡度 直线坡道 曲线坡道 百分比(%) 比值(高:长) 百分比(%) 比值(高:长) 微型车、小型车 15 1:6.67 12 1:8.3 轻型车 13.3 1:7.50 10 1:10 中型车 12 1:8.3 大型客车、大型货车 10 1:10 8 1:12.5 绞接客车、绞接货车 8 1:12.5 6 1:16.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明确“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算”,遇双车道时则对应以内侧车道的中心线计算。
6 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10%时,坡道的上、下端均应设置缓坡。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3.6m,对曲线缓坡道段的水平长度国家与上海有不同的具体规定。
图9.2.3-1 车道缓坡道起、止点
7 凡入地下车库的自行车坡道,汽车坡道的端部宜设挡水反坡和横向通长排水沟和雨水箅子。
图9.2.3-2 坡道挡水反坡和雨水算子
这一措施主要目的是减少坡道上的积水。通常将坡道两侧留出一小段平滑的斜面来改善流水路径,也是同样的道理。
9.3 台阶
9.3.1 台阶常用于入口或主要的公共通道处,以解决一定范围的的高差过渡。在一些重要的场合,踏步的尺寸往往与建筑的尺度、视觉效果密切相关。规范对此作出的规定,主要侧重于一般的功能和安全上,设计应合理把握。
9.3.2 相关规定和实际运用说明
1 室内台阶步宽不宜小于0.3m,步高不宜大于0.15m,连续踏步数不应小于二级,高差不足二级时,宜设坡道。
室外台阶踏宽一般为0.35~0.4m。
2 人员密集场所的台阶高度超过0.7m时,其侧面宜有护栏措施。
体育场馆的大台阶必须设置可靠的安全栏杆,对此类人员密集、上下集中的大台阶尤应加以注意。其它一般场合也可用突起的花坛或平台代替。供残疾人使用的台阶另有具体要求。
9.4 楼梯
9.4.1 以安全疏散为主要用途的楼梯尽量采用楼梯间的形式,规范对此有严格的限制规定,需要熟悉并熟练运用。
楼梯宽度是衡量疏散通行能力的重要指标,梯段净宽和平台宽度是影响楼梯宽度的二个主要因素。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