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学(北师大1).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北师大1)

教 育 学 教育与教育技术系 陈龙图 2012年2月20日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性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广义:一切有目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二、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休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迟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天然地融合在一起 2、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的内容与水平非常原始和低下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2、教育开始具有阶级性 3、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 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1、学校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有严格的等级性或者浓厚的宗教性。 2、教育思想上的奴化性和方法上的专制性。 培养官吏、顺民,牧师和骑士。 3、教育对象有所扩大,学校种类增多。 官学、私学、半官半私的书院。 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 1、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但采用双轨制) 2、教育与生产劳动重新结合 3、教育的科学化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手段,对教 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等 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1、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所掌握 2、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3、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教育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 特征:此时的教育学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有关教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还仅仅是以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方式混杂于他们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的著作之中。 代表人物: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学而优则仕的学习目标。 《学记》是现在已知的教育科学发展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于我国春秋战国末期,全书共1229个字。 教学相长、循序善诱、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特征:教育学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逐步有了自己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大教学论》。奠定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开始。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 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问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他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方法论。第一次提出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教育学的产生,使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编写《教育学》,是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创建社会主义教育学的著作。杨贤江编写《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著作。 第四阶段:发展壮大阶段 当代教育科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展。微观上越分越细,宏观上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交叉,产生许多边缘性学科,教育科学体系日益庞大,形成学科群。 今天的“教育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一切教育现象的理论形式,是人们研究教育现象和各种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中介(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1、教师是主导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规律 二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规律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 3、生产力的发展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