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纳类比推理(本)
一、归纳推理概述 二百多年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一些奇数分别都等于三个素数之和,例如: 25=13+7+5 77=53十17十7 79=53+19+7 461=449十7十5 哥德巴赫从少数例子出发提出一个假设:所有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分解为三个素数之和。他把这一猜想告诉了欧拉,欧拉肯定了他的想法,并简化了这一猜想:4以后的每个偶数都可以分为两个素数之和。例如: 10=3+7 14=7+7 24=17+7 38=19+9 这一命题与前一个命题是等价的,这两个命题,后来被合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即: 偶数=素数+素数 1.归纳、完全归纳与不完全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许多对象的共同情况,从而推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2)完全归纳推理(complete inductive reasoning):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全部对象的共同情况,从而推出关于该类事物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3)不完全归纳推理(incomplete inductive reasoning):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部分对象的共同情况,从而推出关于该类事物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2.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 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也可表示为: 被观察到的S1、S2 …… Sn 每一个既是S又是P 所以,所有S都是P 3.归纳推理的逻辑特征(性质) (1)由个别(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2)或然性推理(前提都真结论未必真) (3)结论必须为全称概括(全称命题) (4)拓展性推理(结论超出前提的知识范围) 4.归纳推理的合理性 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否为其结论提供了证据支持,或者,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否具有可靠性的问题。 归纳的前提无法保证其结论的可靠性。 单个的观察陈述不管数量多大,他们在逻辑上不可能蕴涵无限制性的普遍陈述。 5.完全归纳推理及其局限性 5.1.2.分类归纳推理 (1)界定 分类归纳推理:就是借助于分类的方法,将包含有许多乃至无限个体对象的一类事物分成若干个有限的小类,通过考察这些小类,从而推出关于该类事物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5.2.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特征 (1)由个别(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2)结论必须是全称概括(全称命题) (3)必然性推理(只要前提都真结论就必然为真) (4)非拓展性的推理(结论没有超出前提的知识范围) 5.3.完全归纳推理的局限性 运用完全归纳推理受制于各种主客观条件: (1)客观上不能 当考察的对象无穷多时,根本不可能运用完全归纳推理穷尽所有的考察对象。 (2)主观上不能 虽然对象的数量有限,但由于条件不允许或无必要,也不能运用完全归纳推理考察全部对象 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1.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by simple enumeration) :根据某类事物的许多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且未遇反例,从而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3.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推理依据 (1)某种现象在一类事物中不断重复出现; (2)未遇反例。 4.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为什么不可靠 (1)可能性≠必然性 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的属性,只是可能、而并不必然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 (2)未遇反例 ≠ 没有反例 5 .怎样提高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1)如果可能,应尽量增加考察对象的数量; (2)如果可能,应尽量考察可能的反例; (3)如果可能,应尽量增加考察对象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四、弥尔方法 弥尔方法(Mill’s methods),国内通称“穆勒五法”或“弥尔五法”,是探求因果联系的最简单的逻辑方法,也是传统归纳逻辑的主要内容。 弥尔方法,最早是由英国逻辑学家J.S.Mill在“A Logical System : Ratiocinative and inductive ”(严复译为《穆勒名学》)中总结概括出来的逻辑方法。 1.因果联系与因果推理 (1)因果联系的涵义 相互联系的许多现象中,若一现象的出现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出现,则前一现象为原因,后一现象为结果。 (2)因果联系的特征 因果联系的显著特征是:时间上的先后相继性,即前因后果。 “以先后为因果”(拉丁文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直译为:“在此之后,因此之故”)的逻辑错误,它是“轻率概括”的一种表现形式。 (3)基于探求因果联系的归纳推理 (因果推理) 2.契合法 2.1.契合法的涵义 契合法(method of agreement),亦称求同法:就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央空调系统清洗维修保养合同协议书(详细版).doc
- (ppt)苦菜花.ppt
- 免疫接种必须与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docx VIP
- (统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docx
- 2023-2024在线网课《信息检索与科技写作( 理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 中医院重点专科儿科三年发展规划.docx
- 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第九讲种质资源的保存ppt课件-教材.ppt VIP
- YDT 3762-2020 大数据 数据挖掘平台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docx
- 2.1 网络改变世界 作业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2021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