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课课件“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政治思想: ① “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仁爱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进步性) ②礼:强调“礼”,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认为贵贱有序。 (保守部分) ③德: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民本思想。 (2)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1.有教无类;(最有价) 2.学习要实事求是; 3.学习要温习,要有恒心; 4.要学思结合; 5.要坚持真理; 6.其它——因材施教等 (2)教育思想: 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方法:学习要实事求是;学习要温习,要有恒心;要学思结合; (3)伦理观:性相近 (4)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5)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探究一: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 (1)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2)孔子的私学打破了教育对象的地域、家庭出身等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 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①主观目的: ③局限性: ②进步性: 探究二: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德” 、“礼”?孔子等儒家学派的主张为什么在当时不被采纳? “礼”的思想具有保守性,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 (1)评价: (2)不被采纳的原因: 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 ①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儒家“仁”的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而受到冷遇。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是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 一座孔庙,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 同文门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至圣林 孔子及其家族的 专用墓,也是目 前世界上延时最 久、面积最大的 氏族墓地。 孔林 ??? 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不断增植,已达3万余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为旅游观赏胜境。 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圣府大门 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 主张: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省刑罚,薄税敛。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战国——孟子、荀子 ——贡献(作用或地位):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他曾游历列国,主张不被采用,晚年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著有《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 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 主张: 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 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 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 ④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2.荀子: 主张: 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主张礼法并施。 ②君民关系:提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 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 ④天人关系上: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著《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年级英语下册评价方案.doc
-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ppt
- 三桶油整合大戏或将上演 经营压力倒逼重组.pptx
- 三级甲等医院建设标准新.doc
-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整理和复习PPT课件.ppt
-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完整版.doc
- 【新步步高】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课件)专题二十一种群与群落.pptx
- 万科_思源_山东烟台万科芝罘岛项目定位报告.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19赵州桥公开课.ppt
- 三种生物学标志物.pptx
-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态工程与生物安全第1章第2节我国的生态工程教案中图版选修3.doc
- 2022-2023学年小升初英语易错点专练06完形填空15篇(广州教科版专版含答案)2.docx
- 期中专项四年级英语下册(含答案)3.docx
- 期末卷(二)(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4课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一讲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原卷版).docx
- Unit1限制性定语从句语法讲义人教版高一英语学生版213.docx
- 2023年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模拟卷(八).docx
-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2.pptx
- 高中政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docx
- 体悟民间故事中的幸福--五上《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