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化和其对地理环境影响(一轮复习)
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
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录:;一、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1.含义
指人口和_________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的过程。
2.三个标志
(1)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_____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意义;4.主要动力
_________发展。
二、城市化特点;;三、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对城乡生活的影响。
①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
②城市_________影响传统的生活习惯和_____方式等。;(2)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2.城市病(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四、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化过程也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
【分析】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
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
渐转移,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
2.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
指标。 ( )
【分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显示城市化的进
程,而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
化水平的高低。;3.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出现逆城
市化现象,城市化开始倒退。 ( )
【分析】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较高,但随着大
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的过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
趋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外迁至郊区或卫星城,城市化水平有可
能下降,但并不是城市化倒退的表现,而是扩展的一种新形
式。;4.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推进迅速,与经济发展
是同步的、合理的。 ( )
【分析】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发展较快,但一部分发展中国
家城市化水平超过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
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是不合理的城市化。;5.城市化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应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
模的进一步扩大。 ( )
【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耕地面
积不断减少,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要确保粮食生产,应合理控
制城市用地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6.可采取建设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应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
【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环境质量差、交通拥堵、
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社会不稳定等城市问题,可通过建设城
市新区和卫星城分散城市过多的人口和职能,缓解上述问题。;考点 一 城市化的过程及地区差异
1.城市化的进程
【典例1】((2013高考题安徽卷)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23~25题。
;23.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 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 后期阶段D. 逆城市化阶段
;24.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25.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进程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典例2】(2012·福建文综)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
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如下表所示:;考点 二 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及其整治措施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的不合理发展往往引发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典例3】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2020学年重庆八中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docx
- 02J331 地沟及盖板(标准图集).pdf VIP
- 第十一章 沟通——管理学(马工程).ppt
- 2020-2021学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doc VIP
- 2020年重庆八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doc VIP
- 某家具城进销存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docx
- 生物柴油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 新疆地区输电线路工程冬季施工增加费用解析权威资料.doc VIP
- DB11-1624 2019 北京市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防火设计标准.docx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