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氨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方法1.docVIP

浅析氨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方法1.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氨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方法 浙江总队舟山支队 |作者: 曹元亨 【摘 要】本文从氨气泄漏事故的毒害机理入手。 分析了普陀区近两年发生的几起氨气泄漏事故的成功处置经验,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氨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程序与措施、行动要求等,供消防部队处置氨气泄漏事故时借鉴与参考。 【引 言】 近年来,氨泄漏事故在国内时有发生,据统计,江苏省某市近5年来共发生氨泄漏事故17起,造成1人死亡、8人受伤。2005年7月6日上海市南汇区某镇发生液氨泄漏,周围几百户居民家中受到氨气侵蚀,百余人中毒并被送往医院救治。氨的泄漏危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氨泄漏事故的处置是消防部队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关键词】氨气泄漏  抢险救援  处置工作 氨气是我国危化品事故发生率较多的危化品之一,氨又称液氨,它是有毒可燃气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和氮直接化合制得。氨的用途较为广泛,可制作铵盐、硝酸铵和尿素,还可用做冷藏库的制冷剂等等,氨易溶于水,能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1份水能溶700份液氨,氨的水溶液叫氨水。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因其具有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有毒气体,液态呈强碱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温可引起燃烧爆炸。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发生中毒事故,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区域性污染,给消防部队的抢险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科学、安全地处置氨气泄漏事故,就必须掌握氨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的处置程序与措施和行动要求。 一、我区近几年成功处置氨气泄漏事故的案例 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0年普陀区共发生氨气泄漏16起,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其中2010普陀区共发生氨气泄漏6起,占全区抢险救援次数的23%。例如:2010年5月29日,舟山普陀海洋工业园区一水产食品加工厂发生氨气泄漏,普陀区“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调集普陀消防大队5辆消防车,37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抢险,罐体阀门成功被关闭,疏散群众160名,成功处置了一起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2010年8月26日9时10分许,浙江舟山一海洋食品加工单位突发氨气泄漏并引发爆炸的事故。普陀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4辆消防车,30余名消防队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同时,大队通讯室向舟山支队汇报请求支援,特勤中队出动2辆消防车,14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将泄漏管道堵住并稀释空气中的氨气排除险情,事故造成1死2伤。氨气泄漏,应该属小概率事件,但何以如此密集地发生? 二、氨泄漏的危害   (一)易气化扩散   氨(NH3)为无色、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分子量17.03,气态比重0.59,液态比重0.82,扩散系数0.198,沸点-33.5,氨在常温下呈气态,在常温加压1.554MPa或冷却到-33.4就可变成液态,液态氨是在高压或低温状态下储存的,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2002年7月8日,山东某化肥厂一个储存为二十立方液氨储罐,向一辆液氨槽车充装液氨时,由于车载金属软管发生爆裂,液氨迅速扩散,仅几分钟时间,氨气就笼罩了整个厂区,危及到2000名群众的生命安全,该事故造成105人中毒,死亡13人,重伤24人,中度伤员12人。 (二)易中毒伤亡   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一定的范围,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30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气管、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烟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三)易燃烧爆炸   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燃烧值为2.37-2.51J/m3,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时,遇火源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