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经·行露》之-家-与西周南申之立——移民婚恋和家庭形态的视角.pdfVIP

《诗经·行露》之-家-与西周南申之立——移民婚恋和家庭形态的视角.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行露》之-家-与西周南申之立——移民婚恋和家庭形态的视角.pdf

2017年5月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ay2017 第34卷第3期 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l.34No.3 doi:10.3969/j.issn10076522.2017.03.006 《诗经·行露》之“家”与西周 南申之立 ———移民婚恋和家庭形态的视角 邵 杰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诗经 ·行露》的“家”是理解诗篇的关键。诗中男女所言之“家”,实有两个层面, 一为婚姻关系之“家”,一为血缘关系之“家”。前者为男子告讼之着眼点,可知男女双方当有 婚约而女子拒绝履行;后者为女子反驳的根据,可知男子应为离祖求婚,属于移民。此种情 形,可与西周宣王时期申国的南迁取得对应。诗篇所叙,为南申移民之男与土著之女因婚恋 不成而发生的诉讼,本质上是西周王朝经营南土战略而带来的移民婚恋问题。“家”的言说, 映现了西周晚期婚姻之家取代亲缘之家,而成为家庭形态主流的趋势。   关键词:《行露》;家;婚恋;南申;移民   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7)03008112   《诗经 ·召南 ·行露》一诗,自来难解, 为共识,但于男女身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则多 《毛诗序》以降,论者多将此诗与诉讼关联,或 未深究,故对诗篇之解读常有想象而未能圆 [1]288 ① 言召伯听讼 ,或美贞女守礼 ,或美女子道 说。仔细考察,不难发现,解读诗篇的关键在 [2]卷2 [3] 心 ,或言贫士却婚 ,近现代以来则多聚 于诗中的“家”。其不仅关联诗中人物关系及 ② 焦于女子拒婚 。综观诸说,虽都以女子不嫁 诗篇意蕴,而且映射出当时的家庭形态及相关 收稿日期:201609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诗经》地理文献整理与研究”(16CZW014) 作者简介:邵杰(1984 ),男,河南新安人。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唐前文学与文献。 ①《韩诗外传》:“《传》曰:夫《行露》之人许嫁矣,然而未往也。见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守节贞理,守死 不往。”见许维?《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列女传》中有相似记载,不过将贞女 身份明确为申国女子,见张涛《列女传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页。 ②参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版,第2122页;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0页。 万方数据 — 8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的历史文化事件,需要重点关注。 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无牙何以穿 我墉?显然,此两语各自包含着顺承的关系。 一 衡以语句结构,“谁谓女无家”亦当属一种质 《行露》之全文如下:“厌行露,岂不夙 疑。传统解释中,此处之“女”均通“汝”,属第 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二人称。余冠英先生则认为此诗为女方家长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 的申说,此句中的“女”乃指女儿,而末句“亦 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