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明文章

说明文章 篇一:说明性文章 说明文知识归类 河头店镇中心中学 曲智勇 2009.10 一、说明文的概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就叫做说明文。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事物的特征,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事理,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根据说明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所谓平实说明,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所谓生动说明,就是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生动性,引出说明对象。如《大自然的语言》前两段就用了生动说明。第一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其作用是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生动性,为下文引出并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了渲染和铺垫。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说明文一般是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相结合,如《苏州园林》的语言既平实又生动。 三、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说”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如《中国石拱桥》是“总--分--总”式结构,《苏州园林》全文是“总--分”式结构,3、4、5、6、8、9段都是“总--分”结构,而3—6段这四个段落之间又是并列式结构。《大自然的语言》首段是“分—总”式结构。《向沙漠进军》第5段说明抵御风沙进攻的两种方法就采用了并列式结构。 2.层进式:指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文章的层次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层次间是不能随意调换顺序的。事理说明文多用层进式结构。如《向沙漠进军》就是层进式: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进军——进军的前途如何。 四、说明文三要素:事物或事理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语言。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本质才能说明白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死海不死》第6段“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句中“主要”能否去掉?为什么?“主要”说明除了约旦河这条最大的河源外,还有其他河流;去掉后就变成了死海的源头只有约旦河一条河流了,与实际不符,表达不准确,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又如2009年青岛中考语文阅读题《保暖的冰屋子》文章第2段写道,“据了解,刚开始点篝火的时候,屋里的墙壁和天花板会融化一些,但融化的只是一小薄层而已。”其中“据了解”一词不能去掉,为什么?因为“据了解”说明了“点篝火时屋里的变化”。这一情况是经过调查得知的,是依据别人的述说而来的,是有依据的;如果去掉,就会变成直接述说,混淆事实的来源(不能说明事实的来源),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数字有确数和约数两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了解达到了全面、精确的程度应该用确数说明,否则,就应用约数。约数是一种力求全面、精确的估计和推测,也是建立在科学计算和调查的基础上的。如《中国石拱桥》第5段“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句中三个数据用的是确数,语言准确严密。第4段“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句中用了“左右”,是因为对赵州桥的确切修建年份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作者也不能肯定,但接近605年,所以只能用约数。用约数正是尊重客观事实,也显示了说明的科学性。 说 明 顺 序 1、时间顺序: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语言标志为表示时间的名词。包括:由早到晚,由春到冬,有古到今等。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就使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也采用了时间顺序:春—夏—秋—冬;《向沙漠进军》第三段也是时间顺序:明末清初——清朝乾隆年间——解放以前。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等依次进行说明。说明实体事物(建筑物)或者介绍名胜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