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特大征婚诈骗案揭秘
海南特大征婚诈骗案揭秘这是一起特大征婚诈骗案,此案犯罪集团共骗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孟某等6000余名被害人250多万元人民币,结案至今报警电话仍未停歇。为了妥善处理这起征婚诈骗大案,专案民警目前仍在陆续处理受骗人约5000多封来信,仅邮资就耗费8000多元人民币。 2010年7月11日,本案征婚广告词的“枪手”李军结束了1年7个月的刑期。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出来,是想让生活中更多的人得到警示,也是表达他对这个血腥弥漫的情感骗局深深的忏悔。 替人捉笔,落魄文人沦为诈骗团伙”枪手” 现年52岁的李军是河北省保定市人,原是一名中学老师。为了过人上人的生活,1991年决定“下海”,他辞掉了教师的职务,开始做生意,开起了小饭馆。但生意多次失败,还负债人民币200多万元。从一个小有成就的富翁,一下子跌落到负债累累的“负翁”,李军身心交瘁。 辛辛苦苦打拼多年,生意上的失败给李军的自尊心以极大的打击。而与此同时,李军在体检时被查出得了糖尿病和高血压,这着实把李军吓了一跳,因为他的家族成员都是得了这类病而度过痛苦晚年的。李军一下子感到了生命的短促。 2002年8月在一次饭局上,朋友介绍一位做婚介生意的商人给他们认识,当这位做婚介生意的荀某听说李军是老师,文笔又十分出色,便问他是否愿意和他一块发财。李军了解到,荀某1979年在家乡安徽养长毛兔,成了万元户,1994年到海南搞养殖业,后因生意不景气搞了个旅行社。2001年7月,荀某觉得服务业虽利润不是太高,但赚钱比较稳,就注册了海南一家信息有限公司,从事婚介生意。 李军知道,荀某从事婚介诈骗行当起因是一起征婚广告。有一次荀某看到一则征婚广告,广告上写的征婚男子的条件特别好,他感觉该广告不可信,又听说很多征婚广告都是假的,就以应征者身份试着打电话,目的是想知道该婚介所的诈骗模式,而后准备自己也来操作这无本买卖。 李军摸清底细后,认为自己超群的文字水平很合适这项工作,同意了荀某的邀请,并为荀某提出了很多建议。荀某大喜,自己缺乏的就是李军这类有识之才,有他的加盟,一定能使“生意兴隆”。 于是,荀某便和李军商定具体操作方法及佣金分配:荀某提供诈骗所有资金和场地及工作人员,李军则提供智力支持,专门策划撰写一流征婚广告。诈骗到手的金额按二八分成,荀某八成,李军二成。 征婚广告铺天盖地骗晕痴情男女 很快,李军煞费苦心地杜撰了乱七八糟的征婚人身份引诱应征者,有“富商独生女”、“成功商男”、“台籍富商”、“空军大校”、“美籍归侨”;以及“富商遗孀”、“含苞欲放少女”、“风韵犹存少妇”、“老公出国寂寞少妇”等等。其共同特点就是征婚人条件都特别得好。 有了大量煽情的征婚广告,荀某的发财欲欲壑难填,他四处联系报纸杂志,每月花巨资在全国上百家期刊,发布了大量虚假征婚广告,每月的虚假征婚广告发布量高达近千万余条。 为了“研究”不同读者的喜好,有的放矢地实施诈骗,他还对如何在各种期刊上投放与发布广告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研究,并仔细分析读者群体,结合读者群体投其所好地发布虚假广告,导致诈骗成功率飙升。 事后警方查获,荀某正是通过这些海量虚假广告作为犯罪诱饵,实施诈骗行为。这些虚假广告欺骗性强、发行量大、辐射地域广,负面影响很大。 铺天盖地的充满诱惑力的虚假广告,给荀某带来了巨大的业务量。高峰时,荀某的公司一天就能接到近千个电话,可以说是电话不断,生意火爆。 就在犯罪分子荀某收钱收到手痛,继续做着亿万富翁的美梦时,两个关键电话结束了他的黄粱美梦。 2005年的一天,在河北张家口市某宾馆做服务员的陈女士,无意之中在一个抽屉里,翻到了一份快散架的旧杂志――《婚育XX》。因为无聊,她开始翻看,当她看到了一条征婚启事,上面写道:“海南某公司老总,在海口有车有房,一个女儿国外读书,父母早逝,家庭无任何负担……”陈女士心里微微颤抖了一下。 44岁的陈女士已独自生活了多年,早就想找一个岁数大点的为伴。而杂志上刊登的这位公司的老总,条件不仅好,而且还有个在国外上学的女儿。陈女士想,说不定到时候老了还可以到国外看看呢。想到这里,陈女士情不自禁地拨通了杂志上电话,然而电话那头却无人接听。 陈女士常常会不经意地想,她和那位老板是不是真的有缘,他会不会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陈女士就是在这种虚幻与现实几乎分不清楚的情况下,再次拨打了海南某婚介所的电话。几经周折,她终于找到了那位神交已久的总经理。这位“总经理”说,他不要求女方任何条件,只希望女方贤惠,能料理家务,因为女儿出国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希望找个可以陪伴他白头偕老的人。陈女士此时更加认定,像这样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男人,这次一定不能错过。然而,正当她向对方索要电话号码时,那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