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地构造学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走滑和转换边界 用来调节或转换断层两端板块运动性质、方向或运动量的差异。 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Ridge-ridge transform fault. Ridge-trench transform fault. Trench-trench transform fault. 平行剖面 横切剖面 地貌上表现为几公里宽的深沟 讨论题 为什么大西洋南部的扩张速度大于北部? 讨论题 2. 为什么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不对称(北半球的大陆多南半球的大洋多)? 讨论题 3. 谈谈你理解的地幔对流。除了地幔对流板块漂移是否还有其他动力源? Geophys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disparity in spreading rates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 地球的最外层岩石圈是刚性的。 软流圈是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地方。 3. 板块沿地球表面的运动符号欧拉定律。 4.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 地幔对流模式(Mantle convection model) 地幔柱模式(Mantle plume model) 力平衡模式(Force-Balance model) 力平衡模式(Force-Balance model) FRP=ridge-push force FDF=mantle-drag force FSP=slab-pull force FSD=slab-drag force FTR=transform-resistance force FSR=subduction-resistance force FSU=trench-suction force 地球深部运动-地幔对流和板块构造 地幔对流驱动板块运动还是板块运动带动地幔对流? 全地幔对流? 还是分层地幔对流? 地球化学倾向于分层地幔对流地球动力学倾向于全地幔对流 观测结果:俯冲板片虽然在670km受到阻滞,但可以穿透上下地幔界面 Subducted Slab 俯冲板片 全地幔对流还是分层地幔对流?层析观测表明:俯冲板片在670 km 界面会受到阻滞,但最终可以穿透670 km界面 二. 板块边界类型 离散型边界(divergent margin) 汇集型边界(convergent margin) 走滑或转换型边界(strike-slip or transform faults) 板块边界||地震的分布 1. 离散型边界和裂谷构造 洋中脊-全球最大的离散型边界 洋中脊特征 地貌特征,根据扩张速度分为Slow : 1- 5 cm/yrIntermediate: 5 - 9 cm/yrFast : 9 - 18 cm/yr B. 扩张速度在不同地区不相同,纵向上不连续,被转换断层错断。 C. 两侧有对称的磁条纹和年龄分布。 海洋地壳年龄分布 D. 地球物理资料显示: 洋中脊是一个强烈的地震带。 是高热流值带。 在快速扩张脊下有4km宽,几百米厚的岩浆房。 在中速扩张脊下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岩浆房。 在慢速扩张脊下则没有岩浆房。 显示负布格异常,表明下部有大量质量亏损。 显示很小的自由空气异常,表明地貌上有点超高。 大陆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大陆上最大的离散型边界, 长约3000km,累计扩张50km,目前仍以0.5cm/yr拉张。 大陆裂谷的形成机制 最初形成穹隆,出现三角破裂, 而后进一步扩张进入东非裂谷阶段, 接着地壳拉断出现洋壳进入红海阶段, 最后发展为大西洋型的被动陆缘。 2. 汇聚型边界 Convergent margin or consuming plate margins are also called as Subduction Zone. Heavy Light 汇聚型板块边界=俯冲带 俯冲类型 安第斯型汇聚边界 (活动大陆边缘) 岛弧型汇聚边界 (活动大陆边缘) Ocean-continent convergent margin Arc-ocean convergent margin A. 汇聚边界的组成 B. 地球物理上表现为倾斜的Benioff 带。 C. 岛弧一般平均25-40km厚。 D. 海沟表现为负的热流异常,弧后盆地和活火山区为正的热流异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