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腹部切口全层缝合加皮下负压引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 中华普通外科学.PDF

腹部切口全层缝合加皮下负压引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 中华普通外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部切口全层缝合加皮下负压引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 中华普通外科学

· 3 0 6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4 年 8 月第 8 卷第 4 期 Chin Arch Gen Surg(Electronic Edition),August 2014,Vol.8,No.4 ·经验交流 · 腹部切口全层缝合加皮下负压引流预防 术后切口感染 陈曦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科于 2011 年 4 月至 2013 年 4 月共收治复杂肝胆胰手术患者 68 例,男 39 例, 女 29 例,年龄 43~78 岁,中位年龄 60 岁。其中 胆总管结石复发 20 例,肝内胆管结石 13 例,肝 外伤 5 例,肝癌 14 例,胆囊癌 3 例,胆管中段癌 2 例,胰头癌 7 例,胰体尾癌 2 例,坏死性胰腺炎 2 例,合并糖尿病 15 例。病例选择条件:(1)经 原切口再次进腹,如胆道再手术;(2)手术污染 较重,如胆道结石伴感染、坏死性胰腺炎;(3) 图1 肋缘下切口缝合包括腹膜、腹直肌后鞘、腹直肌及腹直肌前鞘 肥胖;(4)手术复杂,手术时间较长。 2. 方 法: 手 术 切 口 分 为 右 肋 缘 下 斜 切 口、 右 上 腹 反 L 形 切 口、 上 腹 部 正 中 切 口, 长 10~30 cm。59 例为Ⅱ类切口,9 例为Ⅲ类切口。采 用可吸收单股缝线(0 号薇乔线 Vicryl,Ethicon, Inc)行全层间断缝合。肋缘下切口缝合包括腹膜、 腹直肌后鞘、腹直肌及腹直肌前鞘,正中切口缝 合包括腹膜及白线。要求进针处距离切缘 1.0 cm, 针距 1.0 cm(图 1),不留间隙,切口张力较大时 可以缝合完毕后一并打结。关腹完毕后,用大量 图2 将负压引流管平顺地置于切口最低处,并使硅胶管贯穿于切口 全长,由切口最下方外侧 2 ~ 3 cm 戳孔引出并固定 生理盐水冲洗皮下脂肪层,充分止血。采用一次 性硅胶引流球及其配套的硅胶引流管,将欲置入 切口皮下的一段引流管每隔 2 cm 交错修剪一直径 0.5 cm 的椭圆形侧孔。将修剪好的负压引流管平 顺地置于切口最低处,并使硅胶管贯穿于切口全 长,由切口最下方或外侧 2~3 cm 戳孔引出固定(图 2)。一次性皮肤缝合器钉合皮肤后,将引流管与 引流球连接,使引流球处于空瘪状态,确保负压 DOI: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4.04.013 作者单位:225300 泰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通讯作者:陈曦,Email:jiangsuchenxi@163.com 图3 将引流管与引流球连接,确保负压引流可靠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4 年 8 月第 8 卷第 4 期 Chin Arch Gen Surg(Electronic Edition),August 2014,Vol.8,No.4 · 3 0 7 · 引流可靠(图 3)。术后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 收单股缝线,不仅缝线张力强度大、打结质量高, 解质代谢紊乱,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贫血及 而且组织反应小、细菌不易窝藏、无异物残留。 低蛋白血症等常规治疗。每日检查切口皮下负压 缝合时须注意进针处距离切缘至少 1.0 cm,这是 引流液的量及其性质,并定期排放,保持负压状 基于切口愈合过程考虑。在切口愈合过程中,切 态,注意有无血脓块阻塞引流管。观察切口愈合 口两缘筋膜组织经过胶原分解期,沿切口两旁的 情况及是否出现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窦道形成, 筋膜变得脆弱而易裂开,不容易承受缝线的牵拉 随访 1 年观察有无切口疝发生。 力,此胶原分解的宽度多为 0.3~0.7 cm。针距要求 3. 结果:术后第 1 天引流管引出约 20 ml 淡 1.0 cm,过密易使切口组织缺血妨碍愈合,过松则 红色液体,后逐日减少,待术后第 7 天引流液转 留有空隙使切口愈合不良。 为血浆样、量少于 5 ml,拔除引流管。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