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读图2、36,了解以下内容: (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 ②冬季风的通道;③接近沙源地; 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 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 学习阅读材料,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①华北地区历史上就是旱灾区。 ②华北地区经常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链发的现象。 探究活动:假如,目前华北发生了这样的大旱,会是什么样的灾情状况?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灾害救助中如何体现? (提示:经济损失将大大增加,人员伤亡将大大减少或没有。) 3、损失: 华北干旱缺水、土地沙化和沙尘暴不仅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对首都北京的影响。 显示了干旱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和无奈。 4、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 补充:华北地区严重缺水,主要表现为水量性缺水,即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人口密集、有超大城市群,生活用水多;国家商品粮基地,灌溉用水多;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用水多等;还表现为水质性缺水,即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农药与化肥污水、海水倒灌等一系列污染水增多,导致清洁淡水减少。 板书设计 §2、4中国的气象灾害 一、旱灾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3、旱涝关系 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4、台风造成的损失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偏西路径 偏北路径 东北路径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5、影响地区: 6、各地灾害表现: 四、沙尘暴 五、气象灾害多发区 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3、损失 4、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 2.4中国的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一、旱灾 ——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显示了我国的旱灾中心,其中以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 探究活动: 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提示:华北地区旱灾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从图2.31可以看出,1972年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东部和西部。 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家。1949 年以来,1959年~1961 年、1965年、1972年和1978年等年份都发生了区域性的大旱灾。 ②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③结合图2.2洪水点位图可知,这两块旱灾区又是发生特大洪水的地区。从而了解到华北地区是旱灾和涝灾灾害都很严重,而且交替频繁出现的地区,防旱、抗洪对当地政府和人民来说具有双重意义。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我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旱灾类型和灾情特点。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东部季风区。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探究活动: 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2、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理解其成因。 (提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的严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际网路IP位址 - 教师与职员个人网页FTP空间伺服器(PWS).PPT
- 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观感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DF
- 美丽的海滨城市-圣地亚哥 - Bravo Travel San Diego.PDF
- 2014 暑期升学夏令营圆满结束 - Cyber Ark International, Inc.PDF
- 美国泰克DPO7104C数字荧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由电子管放大器.DOC
- 2014 年台湛夏令营活动纪录.PDF
- 2014年3月下半月读者图书催还单 - 图书馆.DOC
- 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 -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PPT
- 2014 毕业专题制作报告.PPT
-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大会 - 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