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都市住居街区影响热岛效应之节能规划策略相关文献探讨
都市住居建築配置型態對熱島效應影響之模擬分析 第二章
第二章 都市住居建築物配置型態對熱島效應影響模擬及因
應之節能策略相關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針對熱島效應的狀況、因應對策與建築節能相關文獻相互間因子
之關連性進行探討,找出都市中的熱平衡方程式,作為熱環境模擬上依據,並結
合土地使用與建築節能相關法規進行檢討。
第一節 熱島效應相關文獻回顧
壹、都市熱島的概述
一、都市熱島效應的起源
熱島效應已是都市中相當普遍的現象,首先發現熱島現象的學者是 Luke
Howard,他在1818年「倫敦氣候」一書中提到,都市化造成都市溫度高於郊區,
這個現象被提出後,隨即成為研究與討論的焦點,1958年,Gordon Manley 在
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所出版之學報中,第一次提出「都市熱島」這個名詞,「都市
熱島」是由人們改變都市地表而引起微候變化的綜合現象,因都市環境中大量的
人工發熱以及龐大的人造物蓄熱體、綠地稀少等因素,造成都市中缺少蒸發,無
法利用蒸發冷卻來消耗熱,造成都市有如一座發熱的島嶼般,產生上生的氣流,
其與郊區流入的冷流形成左右對稱氣流循環現象(林憲德,1994)。此循環現象
造成都市的溫度高於周邊郊區,若將溫度的變化由等高線與剖面圖表示,圖形會
形成一個由內往外擴散的迴圈,使得中間地區如同一做島嶼,此即為「都市熱
島」。都市熱島強弱的評估指標稱之為「都市熱島強度ΔT u - r」,其定義為市
中心溫度與市郊溫度之差,而溫差與熱島強度成正比。
圖2-1-1都市熱島剖面示意圖(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網站).
二、熱島效應下都市環境的改變
都市熱島效應改變了都市地區的微氣候,都市氣候產生高溫化、乾燥化、
日射量減少、雲量增多、霧日增多、降雨量微增、平均風速降低及空氣污染等影
響(Landsberg, 1981),影響著使用者的生活品質,其中最顯著的以下三點:
(一)都市空氣污染
11
都市住居建築配置型態對熱島效應影響之模擬分析 第二章
都市溫暖化的結果造成市中心比郊區的溫度高,白天地面溫度高,污染物
隨著熱氣流往上擴散,到了晚上都市外圍郊區地面溫度冷卻較快,市中心區的溫
度仍無法降低,因此白天隨熱氣流上升的污染物,將再在隨氣流而下降,造成都
市空氣品質劣化的現象,使能見度降低。此一現象尤其是在水平方向的風速很
低、及都市上空出現逆溫層的情況,最易發生(歐陽嶠暉,2001)。
(二)都市高溫化
導致氣候高溫化的現象大至可以歸類為二大部份,分述如下:
1.都市熱容量增加與都市綠地減少
都市化後建築物從水平發展轉型為垂直發展,暴露於外的建築表面,增加
了環境的受熱面積,而混凝土、磚、石材等建材的運用亦大幅增加都市中的蓄熱
量。都市的建築物較鄉村地區密集、擁擠,太陽的輻射進入都市之中,較容易被
建築體所吸收,同時因為建築物高聳、吸熱表面積大增,使得日射量進入都市內,
經建築物之多重反射後,被吸收的比率增多,造成都市環境儲熱能力上升(林憲
德,1994)。這些都是造成都市溫暖化的因素之一。
圖2-1-2 建築物太陽輻射反射示意圖(洪得娟、顏家芝、李麗雪,1998)
綠地可以調節大氣溫溼度的原因是綠地可以自然涵養水份,在降雨時吸收
水分,在溫暖乾燥的日子蒸發,如此可以增加空氣的溼度,同時降低地表的熱量。
綠色植物對溫溼度的調節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因為茂密的枝葉可以吸收和反射
80%~90%的短波太陽輻射熱,葉片的蒸散作用又可以消耗部分的熱量。因此,同
一地區日間在森林內之平均氣溫比森林外約低攝氏3~5度(陳瑞鈴、鄭政利、劉
安平,1999)。陽光能直接穿透到大的廣場和寬廣的街道,植群可以有效控制太
陽的輻射,特別是樹木。森林的樹冠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