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堤基渗流无害管涌试验研究讨论文的答复.pdf

对于堤基渗流无害管涌试验研究讨论文的答复.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于堤基渗流无害管涌试验研究讨论文的答复

水 利 学 报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文章编号 对于堤基渗流无害管涌试验研究讨论文的答复 毛 熙 段祥宝 蔡金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研究所 江苏南京 管涌问题在 年长江洪水的堤防险情中被视为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在 水利学报 年第 期 年第 期 上连续发表了 篇有关论文 希望能展开这一问题的讨论 促进学术的发 展 我们十分感谢刘杰教授等 的参予讨论 讨论中涉及文献 中的一些问题 现答复如下 我们连续刊出的这 篇管涌试验研究论文都是关于已 经发生了管涌险情之后的危害性发展问题 而不是关于管涌 的发生问题 因为发生管涌临界坡降问题已研究较为成熟 所以刘教授引用太沙基 的垂直向上发生管涌的理 论临界坡降公式 计算出 对比 我们的试验临界水平坡降 是不合适的 至于提出 的理论接解冲刷公式 在伊斯托明娜那本俄文书上有类似 试验资料 如图 照抄原书图 所示 图中纵坐标为 临界坡降 横坐标函数中的 为上层粗粒间孔隙道直径 为下层砂的有效粒径 为砂层摩擦系数 由图示试 验 中细砂的接触冲刷临界坡降 左右 另一试验资 料 原书图 以 取代 同样是 更多的试验点 小于 其次 讨论文质疑砂模试验会发生盖板下的砂沉陷 是 接触脱空得到的临界坡降 并举出伊斯托明娜的 长闸底板水平接触冲刷试验结果 破坏坡降是 此 图 接触冲刷临界坡降 纵坐标 与粗细层函数关系 砂样 的 一组试验特别密实 ? 出口加砾 文献 中图 石后是 讨论文还举出安奇波夫的长 闸底板下粉砂接触冲刷试验破坏坡降是 而且破坏在地基深处不在紧密结合的接触面 破坏型式是流土型等 对这些试验结果 当然都是真实的 但也必须符合他们的试验条件 例如伊斯托明 娜的闸底板出口破坏试验模型 如图 原书图 所示 图中虚线标志白砂带 在出口渗透变形后变到 黑条带 的位置 地面和压重 都变到 的位置 她主要是研究出口的渗透破坏 都算到不足 长 底板接触面上的水头损失是不合适的 水平接触冲刷模型装置还应当如图 所示 法国学者研究接触 冲刷模型装置如图 所示 原文图 是在一个 宽 高 底板长 水槽中进行的 范德吞 的试验结果如图 原文图 临界坡降与粗细层间的粒径比值有关 接近伊氏的图 结 果 我们的试验条件是在长 的有机玻璃盖板下最填松细砂 可以代表水平接触冲刷临界值 而不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毛昶熙 男 河南安阳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工及渗流方面的研究 受进出口局部水头损失的相对严重的影响 如布置图 所示 试验槽宽 及 水中填装砂 最松 试验过程都是饱和状态 盖板上间距 左右有螺杆旋紧加压 两边与玻璃槽壁接触留有 形 槽缝 中填玻璃胶 柔性 没有固定 试验中随时检查没有脱空现象 按照渗流理论 管涌冲蚀破坏对于 均匀砂都发生在接触面也是合理的 试验中砂面上冲蚀成的小水沟向上游发展 一般情况管涌冲蚀发 展串通是慢性的 试验过程有时进行几天 最多的一组试验过程 在时间上也是足够代表实际情况 的 所以认为水力坡降 是适用于最松细砂堤基渗流管涌发展临界值的 至于粗糙接触面的系统试 验与个别夯实紧密砂试验提高临界值试验结果见原报告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