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3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学设计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 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 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节的探究活动。
???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 (二)能力目标??
??? 通过让学生设计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三)情感价值观
??? 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理解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感情。
??? 课时安排:共2课时
???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一课时
??? 学习目标
??? 1.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 2.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 学习重点
??? 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即碳—氧平衡。
??? 教学策略
??? 1.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 资料一
???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氮气所占的容积比例虽很大,但由于它对人体既无用又无害,所以我们在讨论人体气体交换时可以不作考虑。附表如下。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肺泡气体 氧??? 气 ?20.96%? 16.4% 14.3% 二氧化碳等 ?0.04%? ?4.1%? 5.6% 氮??? 气 79% ?79.5%? 80.1% ??? 请同学们进行资料分析,空气中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 其中,教师故意设置了两个干扰项:呼出气体和肺泡气体两项为影响学生分析的干扰项,让学生略作思考便会发现吸入气体即是大气的成分,这样用排除法删繁就简就好分析了。
??? 通过上述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和感性经验,思考分析空气中氧的含量问题,让学生得出空气的氧的含量及所占的比例不足21%的结论。
??? 再提出“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缺氧呢?”唤起学生意识到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存在着碳-氧平衡的问题。另外,这里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圈的空气中氧如此之少,而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这样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感情。
??? 2 演示实验,观察思考
??? 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尤其是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太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然后等气体充满试管容积的1/2左右时,教师取出试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让学生注意卫生香的燃烧情况。
??? 注意:为了保证观察演示实验的成功,要注意如下五点。①如果教室内光线不够充足,可以用事前准备好的100 W或200 W白炽灯来照射金鱼藻。②选用500 mL大号烧杯和柄长10.5 cm漏斗。③要选新鲜的金鱼藻。④在烧杯的清水中可加适量碳酸氢钠,具体做法是每100 mL清水加0.1 g碳酸氢钠。⑤烧杯中的清水不要太冷,可用20 ~25 的温水,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度,促进放氧。
??? 3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让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然后,教师通过设置一组对照组来检验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具体做法如下,准备A、B、C三支试管分别是贮存有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氧、空气中氧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获取的气体,然后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逐个插入,让学生观察其燃烧的情况,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 4 分析资料,引导探究
??? 资料二
??? 取0.1%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简称BTB溶液。把它装在一个小杯中,用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吹进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BTB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在A、B两个试管中放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分别加入等量的黄绿色BTB溶液并加塞。BTB溶液在阳光下不会变色。然后将A试管放在阳光下,将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过一段时间发现A试管内的溶液变成了蓝色,B试管中溶液仍为黄绿色。
??? 请同学们想一想,A试管中溶液发生变化的原因。试管的二氧化碳到哪里去了呢?B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本人认为,通过上述实验的分析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用二氧化碳作原料更具说服力,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通过教师的质疑,如“蜡烛为什么熄灭了?”“小白鼠为什么不久就死了?”以及“植物与小白鼠为什么能活着?”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让学生认识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关系,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00kV送电线路带电跨越施工方法《吉林电力技术》.pdf
- 500t/h锅炉停备用期间防腐技术应用.pdf
- 500M水头段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的选型设计.pdf
- 500VA变频电源.docx
- 50CrVA弹簧钢介绍.docx
- 500千伏变电所单相同期系统王志忠.pdf
- 50MW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异常情况分析.pdf
- 500年来全世界最美的琉璃艺术,都嵌在了山西这座塔身上.pdf
- 50万吨连轧棒材生产线工艺流程及主要特点简介.pdf
- 50mm英标螺纹钢筋的开发与生产.pdf
- 人工智能在初中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过程监控与干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政治法治教学中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个性化资源推荐机制与自适应学习效果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金融风险防范与创新的协同效应》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学习资源版权保护与交易机制的创新与挑战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业保险农户风险保障效果与农业产业链风险防范机制的实证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美容美发行业连锁经营模式下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扶贫效果评估: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开发平台在智慧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