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稿)第15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折页定稿22014.2.8
第十五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科普宣传材料●什么是初级耳科保健?初级耳科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耳科保健服务。其核心工作是向公众普及最基本的耳科保健知识,提高爱耳、护耳意识,同时向听力残疾人士普及最基本的耳科保健及听力康复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康复能力,防止听力残疾进一步加重。初级耳科保健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护耳意识,做好围产期、产期保健,免疫规划,耳毒药物,噪音防控,常见耳病治疗,听力筛查,基因干预。●为什么听力残疾预防要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称,全球有3.6亿人有听力残疾,占全球总人口的5.3%。听力残疾人中50%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做好初级耳科保健是预防听力残疾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初级耳科保健工作。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尚待提高,初级耳科保健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做好初级耳科保健工作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做好初级耳科保健对预防听力残疾有哪些好处?做好初级耳科保健工作能增强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掌握基本的耳科保健知识和技能,有效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能帮助听力残疾人士掌握基本的耳科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护理、自我康复的能力,防止听力残疾进一步加重;能帮助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掌握基本的耳科保健知识和技能,推动基层初级耳科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十五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科普宣传材料●我国听力残疾如何分级?级别听力损失程度(dB HL)一级90二级81~90三级61~80四级41~60注:此标准以500、1000、2000、4000 Hz为听力测试频率,表中数值为较好耳上述4个频率听力损失分贝数的平均值。此标准适用于4岁以上人群的听力残疾评定。●儿童听力异常有哪些表现?1.在正常环境下对说话人发出的言语指令无反应或反应迟钝;2.由于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的言语声,与同龄人相比,言语发展迟缓;3.由于听不清或听不到老师讲课和同学谈话内容,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4.由于听不清或听不到音乐声,对唱歌跳舞等活动表现消极;5.由于听不清某些音,“z、c、s”等清辅音发不准;6.经常要求家人重复说话才能明白说话的内容或经常要求把电视音量放大;7.老师怀疑孩子有听力问题,如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或提问时经常答非所问;第十五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科普宣传材料●成人听力异常时有哪些症状?1.听不见或听不清门铃声、电话铃声、女性或小孩说话的声音;2.在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3.时常感觉其他人说话喃喃,咬字不清;4.时常要求别人重复说话才能明白别人说话的内容或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5.常常将电视机或收音机音量调大;6.不能有效地利用电话交谈;7.时常听不到别人在背后的呼唤;8.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难以听清别人所说的话。●孕期准妈妈如何预防新生儿耳聋?1.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应适当活动、保持愉快心情以提高机体免疫力;2.准妈妈在进行胎教时应选择韵律舒缓,节奏感不是太强的音乐间接让胎儿听,切记不可直接将耳机等设备放在腹部,否则容易造成胎儿听力损伤;3.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尽量远离放射性辐射,尤其是腹部放射性照射;4.准妈妈在妊娠早期,应禁止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奎宁类药物,阿司匹林类等耳毒性药物,否则有可能引起胎儿听力损伤;5.准妈妈在妊娠初期(三个月内)应避免去人流集中的地方,以免感染流感、风疹、麻疹、疱疹、腮腺炎等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很容易导致胎儿听力损伤;6.准妈妈要遵照医嘱定期进行孕期检查,防止早产、流产、难产导致胎儿听力损伤。第十五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科普宣传材料●新生儿妈妈如何预防婴幼儿期的耳聋?1.避免意外伤害。家长应避免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滚入耳道,引起外耳道黏膜的损伤和感染。同理,应避免用发卡,耳勺等工具给小孩子挖耳,防止鼓膜外伤穿孔,引起听力损伤;2.防止中耳感染。当婴儿吐奶或呛奶时,细菌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中耳。给婴儿哺乳时应把婴儿抱起来,取半卧位,避免婴儿来不及吞咽致奶水误入咽鼓管;用奶瓶喂奶时,奶瓶不宜举得太高,奶嘴孔也不宜太大。此外,在给孩子淋浴、洗头或带孩子游泳时,尽量不要让污水进入耳内;3.积极防治传染病。麻疹、流脑、乙脑等传染病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残疾。要按时接种传染病疫苗,小儿患急、慢性中耳炎时,更要及时、彻底治疗,以免留下后患;4.避免噪声污染。婴儿的听觉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造成损伤。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5.警惕药物致聋。感音性耳聋很多是药物中毒造成的,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时要慎重;6.细心观察婴幼儿的听力发育,一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