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西关传统风貌分析及保护性开发建议探究
广州西关传统风貌分析及保护性开发建议探究摘 要:根据相关规划设计研究,在调查广州西关传统文化及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提出保护性开发的设想。
关键词:西关;传统风貌;保护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10-0067-03
作为广州市旧城空间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西关旧城区,一直以来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特色经济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城市生活、城市文化,这一特色文化既具有岭南文化的代表性,又具有一定的文化辐射力(远及东南亚及海外地区)。然而随着广州的发展这里逐渐成为城市的旧城区,其所承担的职能与以往不尽相同,富于生机的西关传统文化迫切地需要自我更新、弘扬和发展,以便发挥新的作用。
1 西关传统文化特色
1.1 繁荣的商贸文化:商贸发展是西关文化形成的基础,留下丰富的商贸文化遗迹,有宋代的商业坊市绣衣坊,后发展成为十八个商业“甫”;明代供外商贸易和住宿而设立的“怀远驿”;清代在广州建立?海关和准许外商在十三行一带开设“夷馆”,十三行成为清一口通商的唯一口岸。并产生丰富的传统行业,形成独特的行业经营街,如传统的玉器街、酸枝街等,并不断发展成为西关商业的主要形式,行业街的内容也不断增加,如现代的布匹街、陶瓷工艺街等,至今仍然繁荣。
1.2 丰富而独特的建筑文化:西关地区的建筑包含亚热带气候地区传统建筑和中西文化交融形成的中西合璧建筑的特色,具有浓郁的岭南风味,概括起来主要有西关大屋、竹筒屋等传统民居建筑:骑楼、茶楼等商业建筑;沙面、西堤一带的西式建筑;昌华大街、耀华大街等中西合璧建筑:陈家祠、华林寺、仁威庙等庙宇宗祠建筑等。
1.3中外闻名的饮食文化:?菜以西关为正宗,所谓“吃在广州,味在西关”。
1.4 岭南特色的文学艺术:西关是?剧艺术、岭南文学、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是诗人、词人聚居地和书画名家荟萃地。
1.5 近代科技教育的传播地。
2 西关传统风貌特色分析
2.1 城市景观特色
西关有着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西关文化的一部分:
2.1.1 珠江:珠江水环绕西关西南,使西关拥有宽阔的珠江岸线,使之成为广州市珠江沿岸城市景观带的一部分。沿岸的沙面岛、?海关、南方大厦、白天鹅宾馆等近现代建筑,形成沿岸丰富的天际线,构成丰富的城市空间景观环境。
2.1.2 荔枝湾:“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这是对荔枝湾当年美丽景色的描绘,曾经由于池塘遍布、河涌纵?又可直通珠江,加之沿河堤遍种荔枝,于是红荔飘香与鱼舟晚唱交相辉映,构成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荔湾渔唱”为明代的羊城八景之一。
2.1.3 白鹅潭:过去白鹅潭畔鱼墟、花墟,潭上的渔歌唱晚、赛龙舟、放水灯,现在的放烟花,构成一幅美丽的岭南民俗风情画,同时留下许多文人骚客挥亳赞颂鹅潭美景的诗篇,”鹅潭月色”为近代羊城八景之一。
2.2 城区格局特色
西关城区建设不是按传统官方建都制度正式规划自上而下建成的,而是自由发展、追求实用的聚合而自下而上慢慢形成的。城区是由于商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区格局反映商业发展的痕迹:
2.2.1 前店后铺的传统商业经营布局,形成浓郁的商业气息和氛围。早在明代,西关已发展有十八甫“街坊”商业区,民初建市,骑楼式商业街市在上下九、十三行路始建,并逐渐盛行。(许多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基本在沿道路两侧范围,道路的改造和拓宽都会带来对历史建筑的大量破坏)。
2.2.2 由河滩围堤发展而成的千道,狭窄曲折,南北向道路明确,而东西向道路量多而不通顺,形成自由型的干道格局。
2.2.3 居住模式以一个个街坊构成,传统居住街坊格局,方格形街巷系统,青石板街面,排水系统完整,街巷整齐、美观、安静,依稀可见传统西关的风采。
2.3 建筑风格与街区风貌特色
2.3.1 传统建筑:西关初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建筑主要建设于清代和民初,具有明晰的西关文化特色,是传统的岭南地区建筑与近代西方建筑相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式。西关传统建筑是西关传统风貌特色的精华所在,具体包括骑楼、茶楼等商业建筑有西关大屋、竹筒屋等传统民居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庙宇宗祠建筑等。
2.3.1.1 骑楼、茶楼商业建筑 骑楼商铺是南欧建筑与广州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在楼前跨入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长廊,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地区亚热带气候,有牌商业经营,在第十甫、上下九路等比较集中。茶楼建筑是近代由西方古典与本地传统特色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外观是在“骑楼”的基础上折衷揉合的多样化形式,或偏重传统色调的古朴风貌,或模仿西洋古典风格,西关茶楼大致上沿上下西关涌的马路大街而开,主要有太平桥西的太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