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个人收入分配高考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个人收入分配》高考真题满分: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小题)
1.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 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 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l。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
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
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试题解析:该题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角度采取的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②错误;增加对农民的贷款,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③错误;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农产品补贴标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这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①④正确,该题选B。
答案:B
2.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 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的原则, 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试题解析:考查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措施和原因,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②正确;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措施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①④正确;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兼顾效率与公平,③不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
答案:A
3.2011年我国城镇住民家庭人都可安排支出为21809.78元,屯子住民家庭人均纯支出为6977.29元,二者之比为3.13:l。为进一步减少城乡住民支出差距,我国当局可采纳的再分派步伐有( ? )①进步农产物的补助尺度 ②进步进城务工职员的最低人为尺度③增长对农夫的专项贷款 ④进步新型屯子合作医疗保险保障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
试题解析:该题是再分配看重公平的角度采纳的步伐,进步进城务工职员的最低人为尺度是初次分派看重公平的表现,②错误;增长对农夫的贷款,晦气于进步农夫支出,减少城乡差距,③错误;可采纳的步伐有:进步农产物补助尺度,进步新型屯子合作医疗保险保障程度,这有益于进步农夫支出,减少城乡差距。①④精确,该题选B。
答案:B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试卷第二部分共有6道试题。
二、综合题(共5小题)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 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2,概括 l996—2010 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2)从 2010 年到 2020 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 45 %逐步增加到 65 % ,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 (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考点:寻觅社会的真谛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
答案:(1)答案示例一? 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额呈下降趋势。答案示例二1996——2007 年,居民收入分配额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居民收入分配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2)大于?(3)答案示例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4)答案示例①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亦可从社会发展规律或主要矛盾角度回答)②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需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是坚待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解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亦可从群众观点角度回答) ④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
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初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