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原因分析.docVIP

安化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原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化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原因分析

安化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原因分析摘要:运用GPS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GIS技术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安化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和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至2006年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种植方式、耕作方式和施肥水平等原因促使该区域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有所提高,水田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由弱酸性转为了酸性。为指导当地科学施肥、逐步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土壤养分;土壤pH值;合理施肥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70-3 0 前言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植物生产的基地、动物生产的基础、人类耕作的劳动对象,其本质是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差异对作物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对农业生产的结构、作物布局、生产效益等、种植制度等方面具有深刻影响。不同区域、地貌单元、气候条件、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差异很大,其肥力特征和演变规律与土壤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母质、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投入、产出、GDP等)有关,致使土壤属性和空间变化较大。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增加,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对耕地土壤的肥力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安化县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后一直未进行土壤质量的全面和综合调查研究,因此,弄清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可为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和提高土壤生产力提供依据。本文基于安化县第二次(1982年)土壤普查和2006年进行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土壤肥力测定数据,研究了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和供肥特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指导合理施肥和培肥土壤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安化县地处湘中,资江中游,位于东经110°42′55″-111°58′50″,北纬27°58′39.5″-28°33′29″之间。地处雪峰山北段中低山区。地面切割强烈,地形较为复杂。资水自西南入境,往东偏北横亘县中。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北边陲高,中间低;自资水两岸向南北展开,逐级抬升。境内山峦起伏、群峰叠嶂,全县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达152座。全县土地总面积4950km2,其中耕地40500.0hm2。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节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常年前涝后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垂直差异大。年平均日照数为1356h,年均降水量1686.2mm,无霜期274d。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对照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采样点,2006年在全县范围内用GPS定位采集了耕地表层土壤样品7040个。样品经风干,磨碎,过20目和60目筛后,保存备用。 土壤pH采用水提电位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土壤碱解氮采用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磷采用NaHCO3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钾采用乙酸铵火焰法测定。 所有测定数据经Excel 2003软件处理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pH的变化特征 土壤pH即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H+)浓度的负对数,是土壤重要的理化性质之一,是土壤形成和熟化培肥过程的一个动态变化指标。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形态、有效性、供应强度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影响着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活动、土壤养分固持与活化、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 图1 安化县土壤pH的变化特征 图1显示了安化县耕地土壤pH含量分布特征。安化县耕地土壤pH较低,测定样本有60%以上分布在5.5以下,属弱酸性,平均值为5.57,显见,安化县耕地土壤大部分偏酸性,需要进行调节何改良,在施肥过程中,可采取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适当选择适于在酸性土壤上生长的作物品种。 安化县土壤pH平均值为5.57,偏酸性,波动性较大,最小值为4.1,最大值为8.9,主要分布在4.6-5.5之间,有4353个,占61.83%;低于4.5的有31个,占0.44%;而高于8.6的仅有4个,占0.11%。稻田、旱土和园地差别不大。 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显示,安化县的土壤pH平均值为6.48,对比可以发现,平均降低0.91,其中水田下降1.06,旱土下降0.62,下降14.0%,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导致安化县土壤酸碱度降低的原因较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二点:⑴大量施用化肥特别是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氯化铵以及由氯化铵为主要原料混配的复混肥、配方肥、专用肥,致使土壤酸化;⑵20世纪60-70年代,安化县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石灰消毒,调节土壤酸性,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安化县基本上停施石灰,至今有20多年了,因而,土壤pH下降,土壤酸性增强。土壤酸化会促进土壤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