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场共生哲学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建筑场共生哲学分析

基于建筑场共生哲学分析摘要:本文基于对波普三个世界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康德哲学作品的联想,提出并解释了建筑场概念,同时尝试着用该概念来扩充对康德哲学思想的阐释。本文主要分析了“物自体”与“现象”二分、崇高感、道德律令以及“人为自然立法”四方面思想与哥尼斯堡建筑场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场;共生;康德哲学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3-0047-02 收稿日期:2006-11-28 作者简介:林煌斌(1981-),男(汉族),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 1 引言 人与环境处于共生状态,人创造了环境,生态、和谐的环境又会促进人的发展。在人所置身于其中的环境里,既包括纯粹客观的物,又承载着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物。波普把纯粹客观的物组成的世界称为世界一,把凝结人的思想和文化的物组成的世界称为世界三,人类的主观心理活动构成了世界二。在波普看来,世界三对于人的影响更大,它更为直接地作用着人的主观世界(世界二)。[1]本文认为,虽然波普的学说有片面之嫌,但他无疑指出了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的世界对于人类自身有着不可忽视的涵育功能。波普意义上的世界三包括可以弹奏音乐的乐器、凝结人类思想的书籍、体现人类设想的建筑等等。然而,本文并不满足于单纯谈论世界三对于世界二的影响,而是试图把建筑作为研究的核心,探讨通过建筑连缀起三个世界的整体对于个人的影响和作用。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建筑场的概念。它既不是纯粹的物理场,也不是完全的心理场,更不是二者之间的简单结合。建筑场包涵人本身及人相互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建筑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融为一体。建筑场中人和建筑是相互塑造、相互共生的。本文提出的基于建筑场的共生哲学分析是源于笔者在阅读伊曼纽?是否应该到康德故居到弗里德希炮台间的被后人喻为“哲学大道”的街道去体验?答案是肯定的。 2 建筑场概念阐述 建筑生态环境学是指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2]建筑场就是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界共生所形成的和谐整体,它包括建筑物、气候、山水、土地和植被等。在参与塑造生活在该建筑场中每一个内界(精神)的方面,建筑场的作用不可低估。如果莫扎特是在18世纪非西方的建筑场中成长的,他的音乐语言将是什么模样?他还会攀登上西方古典音乐的顶峰?他还会有千载独步的成就?孟子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不仅指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也包括惊叹宏伟秀丽的建筑。宋朝苏辙则直接强调“……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而后知天下之巨丽”,也可见古人对建筑场的理解。 孔子故居面对阙里街,夹于孔庙、孔府之间,是孔庙中最古老的地方,门内为孔子故居,内有御赞碑亭、礼器库及诗礼堂等古迹,如果换成是古希腊建筑,那能和《论语》中的意象和语境对得上号吗?孔子一生除了住在鲁国外,其他时间都在周游列国。游览这些建筑场对我们了解孔子生平和学说是会有帮助的,至少提供给我们想象力的空间。 莫扎特经年累月接触、感知到的建筑,包括教堂、剧院、音乐厅和普通民居。所有这些环境结合一起营构了一个建筑场,这样的建筑场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在宗教、音乐方面,正如流水孤村、寒鸦古木的建筑场塑造中国古代诗人一样,这样宗教建筑场造就了莫扎特的宗教音乐,建筑场同音乐是共生的关系,他们之间的语言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圣18和19世纪的建筑(含教堂、修道院、火车站和普通人的住宅)是具有纪念性意义的,因为在这两百年里,俄罗斯出了不少世界级的文化巨人。从收集的建筑文献出发,笔者试图从这些建筑场中听出、见出文化巨人的文化创作同这环境建筑场内在、微妙和隐蔽的关系。如果这些建筑都换成欧洲建筑,那还有柴可夫斯基和他的音乐?还会有俄罗斯味十足的旋律吗?可以肯定的是18世纪俄罗斯的建筑场参与了“甜美忧郁”的创造。 建筑场同音乐、诗歌、绘画和哲学思维等都有微妙的内在关联,这微妙关联正是共生的哲学。建筑一舞台、人生一出戏,建筑场构造了大舞台,其他文明活动在该舞台上展开。 3 析康德哲学思维形成的建筑场 在阅读康德著作,在研究他的哲学继承关系时,常局限于哪些思潮对其哲学体系形成的影响较大,可以列出如牛顿力学、18世纪的天文学等等,几乎所有研究康德的传记著作都忽略分析康德所生活过的建筑场的分析。柏拉图说过:几何学把灵魂引向真理,产生哲学精神。建筑场是由无数个几何形体构成,康德的哲学精神不可避免地在建筑场中酝酿与共生。 3.1城市历史与“物自体”和“现象”的二分 “物自体”和“现象”的二分是康德哲学的基石。在康德看来,我们无法真正认知物本身,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主体对物自体给予人刺激的整理。对于康德的这个思想,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