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种主要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几种主要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会对玉米造成严重减产。例如玉米螟的危害,通常使玉米减产10%左右,严重年份减产30%左右。危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很多,文章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玉米黑粉病;玉米螟;粘虫;玉米矮花叶病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83-1
1 玉米黑粉病
1.1 症状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发生,尤以在抽雄期症状表现明显。主要症状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分布在整个植株的各个部分。发病初期可见一层白色发亮的薄膜包裹在病瘤外部,而后病瘤逐渐变干呈灰色,当最终干裂后散出黑粉。玉米叶片上时而会出现豆粒大小的瘤状堆。玉米雄穗上会产生囊状的瘿瘤。玉米其他部位则多为大型瘤状物。
1.2 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氮肥过多施用,高温干旱等条件,易导致病害发生。玉米黑粉病是由黑粉菌侵害所导致,该病菌以厚垣孢子植株病残体或土壤中及堆放的秸秆上越冬。越冬的厚垣孢子在翌年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小孢子,通过气流、雨水和昆虫等方式传播。该病菌一般以植株幼嫩组织、伤口、虫伤为侵入途径,从而对植株造成危害。
1.3 防治技术
1.3.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实行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禁止过多使用氮肥;适时浇水,抽雄前后关键时期要保证水分供应;在田间土块刚发现病瘤时应及时去除并深埋,在秋收后清理田园,彻底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深翻,以减少初侵染源。
1.3.2 化学防治 拌种:用种子量0.4%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土壤及粪肥处理:利用多菌灵等杀菌剂对土壤和粪肥进行消毒。
2 玉米螟
2.1 虫害症状
玉米螟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导致籽粒的缺损、霉烂、变质,降低产量;玉米螟在玉米抽穗后钻蛀茎秆,会影响雌穗发育而减产,同时遇大风蛀孔处容易折断,导致减产更严重;玉米螟也可能对叶片造成危害,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现象。
2.2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
玉米螟越冬幼虫耐寒能力较强,冬季的低温严寒对其危害不大,春季的寒冷会延迟越冬幼虫的羽化时间。一般在虫卵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1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
湿度也是影响玉米螟数量的关键因素。越冬幼虫在较高湿度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水分才能正常化蛹、羽化和产卵。当环境湿度过低会影响越冬幼虫的正常化蛹、羽化、产卵,并造成幼虫的死亡。
2.3 防治技术
2.3.1 农业防治 消灭越冬虫源,减少越冬基数。在玉米螟越冬幼虫羽化前,将有虫的玉米、高粱等秸秆作燃料或铡碎沤肥,此方法简便易行,能够有效压低虫源基数。
2.3.2 药剂防治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进行灌心,用量为每亩1.5-2kg,防治效果比较明显。
2.3.3 生物防治 利用白僵菌和赤眼蜂进行防治。将5kg过筛的煤渣与500g含菌量为50-500亿/g的白僵菌孢子粉搅拌均匀,然后撒施在玉米心叶之中;在越幼虫羽化率达到20%时,放赤眼蜂治玉米螟,每亩设置5-10个放蜂点,放15000-30000头赤眼蜂。
3 粘虫
3.1 虫害症状
粘虫的食性很杂,但尤喜食禾本科植物。粘虫一般多会以幼虫进行取食为害。幼虫咬食叶片组织,使叶片形成缺刻,当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玉米秆,抽出的玉米穗也能被咬断。当粘虫老熟后,才能停止取食。
3.2 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
粘虫喜温,适于在高湿的条件下生存。当5月下旬至6月即第一代粘虫迁入期的降雨偏多时,第二代粘虫发生就会 比较严重。相反,低湿、高温的环境条件则不利于粘虫的生存。
3.3 防治技术
3.3.1 药剂防治 设置隔离带,因为粘虫具有远距离迁移特性,因此,在冬小麦收割时,为避免粘虫幼虫向秋田迁移,在麦田附近的玉米田周围撒施2.5%敌百虫粉,撒成12cm宽的药带,以隔离粘虫侵害;在幼虫3龄前,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g/亩,对水50kg喷雾,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3.2 生物防治 利用灭幼脲1-3号200ppm防治粘虫低龄幼虫,防治效果能够达到94.5%以上,同时能够保护天敌。生物防治对农作物比较安全,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玉米矮花叶病
4.1 症状
发病初期,在玉米幼苗心叶基部细脉间会出现很多椭圆形的褪绿小点,表面看似乎有一条到多条的虚线,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虚线”逐渐发展成为实线。病部逐渐扩大,在叶片的粗脉间逐渐形成许多条纹呈现黄色,并且打破粗脉的限制,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内蒙古民营经济发展及劳动就业.doc
- 内蒙古牧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究.doc
- 内蒙古牧区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后存在问题调查报告.doc
- 内蒙古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战略设计.doc
-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 内蒙古电力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doc
- 内蒙古皮革皮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doc
- 内蒙古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探究.doc
- 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及其对策思考.doc
-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探究.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