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环境生物技术 第四篇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第二节 废水非生物处理技术简介.doc

10环境生物技术 第四篇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第二节 废水非生物处理技术简介.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第二节 废水非生物处理技术简介 4.2.1 物理处理方法 4.2.2 化学处理技术 4.2.3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4.2.1 物理处理方法 4.2.1.1 隔栅和筛网 一、格栅的作用及种类 位置:所有处理设备最前面 如:水渠道的进口处 进水泵站集水口的进口处 人工清除格栅 适用于中小型处理厂,或废水中被截流物的量较少时 机械清除格栅 二、筛 网 作用 去除微小残渣、纤维、浮渣、藻类、纸浆 防止缠住水泵叶轮 防止堵塞生物滤池中的填料 防止步水器喷嘴的堵塞 防止入海入河口水堵塞鱼腮 类型 无定型产品,可自己设计试验,适用于小水量、低浓度悬浮液。效果相当于初沉池。 4.2.1.2 沉淀 沉淀处理工艺的四种用法 沉砂池:用以去除污水中的无机性易沉物 初次沉淀池:较经济的去除悬浮有机物,减轻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 二次沉淀池:用来分离生物处理工艺中产生的生物膜、活性污泥等,使处理后的水得以澄清。 污泥浓缩池:将来自初沉池及二沉池的污泥进一步浓缩,以减小体积,降低后续构筑物的尺寸及处理费用等 一、 沉沙池 作 用 去除沙子、煤渣、果核 保护水泵、管道不受磨损 提高后续污泥的肥力 位 置 泵站、沉淀池之前 类 型 平流式 竖流式 曝气式 1、平流式沉沙池 设计参数 污水在池内的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15m/s; 最大流量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30s,一般为30~60s; 有效水深应不大于1.2m,一般采用0.25 ̄1.0m,池宽不小于0.6m; 池底坡度一般为0.01 ̄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可根据除砂设备的要求,考虑池底形状。 2、曝气沉砂池 作用 预曝气、脱臭、防厌氧分解、除泡 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作用 沉砂中含有有机物少,低于5%,不含发臭腐败,提高u,去除率高。 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 污水在池中存在着两种运动形式,其一为水平流动(一般流速0.1m/s),同时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旋转流速0.4m/s ),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由于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沉于池底的砂粒较为纯净,有机物含量只有5%左右,长期搁置也不至于腐化。 3 沉淀池 类型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a、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 进水区有整流措施,保证入流污水均匀稳定地进入沉淀池。 出水区设出水堰,控制沉淀池内的水面高度,保证沉淀池内水流的均匀分布。 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一般为250m3/m·d,二沉池为130~250 m3/m·d。 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堰口处需要设置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 堰前应设置挡板,以阻拦漂浮物,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排除装置。 多斗式沉淀池,不设置机械刮泥设备。每个贮泥斗单独设置排泥管,各自独立排泥,互不干扰,保证沉泥的浓度。 b、竖流式沉淀池 工作原理 当颗粒以沉速uv时,则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淀,颗粒得以去除; 当u=v时,则颗粒处于随遇状态,不下沉不上升; 当uv时,颗粒将不能沉淀下来,则会随上升水流带走。 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颗粒属于自由沉淀类型时,其沉淀效果(在相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竖流式沉淀池的去除率要比平流式沉淀池低。 当颗粒属于絮凝沉淀类型时,由于在池中的流动存在着各自相反的状态,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上升颗粒与上升颗粒之间、下沉颗粒与下沉颗粒之间的相互接触、碰撞,致使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 C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特点 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大型沉淀池,池径可达100m,池周水深1.5 ̄3.0m。 有中心进水、周边进水、周进周出、旋转臂配水等几种形式。 沉淀与池底的污泥一般采用刮泥机刮除,对辐流式沉淀池而言,目前常用的刮泥机械有中心传动式刮泥机和吸泥机以及周边传动式的刮泥机与吸泥机等。 周边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入流区在构造上的特点 进水槽断面较大,而槽底的孔口较小,布水时的水头损失集中在孔口上,故布水比较均匀 进水挡板的下沿深入水面下约2/3深度处,距进水孔口有一段较长的距离,这有助于进一步把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入流渠的过水断面上,而且废水进入沉淀区的流速要小得多,有利于悬浮颗粒的沉淀。 d、斜流式沉淀池 构造及原理 斜流式沉淀池是根据浅池理论,在沉淀池的沉淀区加斜板或斜管而构成。它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