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博物馆展陈中的隐喻表现 - 东南文化.PDF

试论当代博物馆展陈中的隐喻表现 - 东南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当代博物馆展陈中的隐喻表现 - 东南文化

94 试论当代博物馆展陈中的隐喻表现 博物馆新论 试论当代博物馆展陈中的隐喻表现 赵 莉 顾宇辉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上海 201306 ) 内容提要:伴随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当代博物馆展陈在博物馆建筑、展厅以及装饰细部等 陈列元素上体现出鲜明的隐喻特征。这些充满象征与暗示的元素综合生成了博物馆的个性空间,成 为博物馆表达历史记忆的载体,也是构建视觉文化的重要端口。当代博物馆借助隐喻的视觉文化来 塑造观众的“看”进而实现对观众的引导与塑造。因此,研究展陈中的隐喻对于探讨当代博物馆的展 陈理念以及背后的文化诉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 展陈 隐喻 视觉文化 观众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的参观氛围,从而生成具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个 隐喻原为修辞术语。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 性空间,使博物馆展陈成为一种被高度整合了的 H 德在《诗学》(Poetics )中指出,隐喻是“用一个表示 文化意象。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看”的角度、方 [1]隐 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 法、技巧等也发生了变化,其参观行为也不同于 喻是以两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关联性为基础,通 传统参观方式。展陈中的隐喻蕴藏了当下博物馆 过甲事物比拟乙事物,实现意义的延伸与深化。 结构、语言、美学特征以及置身其中的观众心理 隐喻的结构中,甲事物往往具有具体的“音响形 行为、文化行为等多元信息;从某种角度上,也成 W 象”,而乙事物则为接受者在头脑中形成的概念, 为当代博物馆传递主题思想、建构概念和思维的 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体现了人的抽象思维。从语言 表达方式。本文结合所参观过的博物馆实例,试 哲学的角度来谈论隐喻,关注的不仅是修辞现 从博物馆建筑、展厅以及微观的装饰元素等三方 象,而且要从现象中澄清意义。随着跨学科研究 面,对当下展陈中的隐喻作具体分析,进而对当 N 的发展与演进,“隐喻”逐渐突破了语言学修辞系 下博物馆的展陈现象、内在意义及两者间的关联 统的狭义范畴,进入哲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 作诠释,引发对当代博物馆展陈理念及文化诉求 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与研究领域,成为研究 的观察与思考。 人类抽象概念系统的建构方式,被应用到对人类 二 建筑隐喻:园林与遐思 社会文化生活的分析中。 近年来,许多新建的博物馆注重建筑空间构 D 进入21 世纪,伴随国内公共文化事业的迅速 思:或通过环境布局来还原语境,或从主题要义 发展、国内外博物馆理论的交融碰撞,国内一些 提取抽象元素,赋予建筑空间象征喻意。比如宁 新建的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上呈现出鲜明的隐喻 波博物馆以朴素浑厚的城墙造型表达了宁波“新 思维。具体地说,在博物馆建筑、展厅以及展示空 乡土主义”地域文化风格,利用城墙周围水域配 间装饰细部等陈列元素上,通过造型、结构、色 之以“船”形元素突出宁波从渡口到江口到港口 调、材质、光线、多媒体等方面的综合构思,创设 的城市历史;坐落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上海中国航 出与主题相关的视觉印象,营造不同于日常时空 海博物馆以两面相对交错的白色帆体创设“航 收稿日期 2014-08-20 作者简介 赵 莉(1979-),女,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学、海洋文化遗产。 顾宇辉(1984-),男,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近现代航海史、航运史、海洋文化遗产等。 《东南文化》2014 年第6 期总第242 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