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梅柳并题”考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社.PDF

唐诗“梅柳并题”考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社.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诗“梅柳并题”考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社

第 1期 阅江 学 刊 No. 1 2017年2月 Yuejiang AcademicJournal Feb. 2017 ·审美文化研究(树木审美专辑)· 唐诗“梅柳并题”考 石润宏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 摘要: “梅柳并题”是唐代咏春诗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唐人在写作歌咏春季的 诗歌时,常将“梅”与“柳”这两种树木意象并列题咏。 梅树与柳树都是初春时节 欣荣的植物,是典型的春季风景,诗中的梅柳并题也成为能够概括地描画春景的 指示意象,对唐以后咏春诗的写作模式有重要影响。 “梅柳并题”的产生与当时 公私园林常以梅柳并植有关,而梅柳并植的前提则是晋唐以来园林造景植物品 种的经典化。 关键词: 梅柳;唐诗;并题;并植;园林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分类号: 1674⁃7089(2017)01⁃0126⁃08 作者简介: 石润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前  言 春季是气候转暖、万物复苏的时节,经过了此前严寒冬季的萧瑟与荒芜,人们欣喜地 迎接着自然生物的萌动,尽情享受着熏风、香花带来的惬意与美感。 心思细腻的诗人更是 会密切地关注春天到来之后自然界发生的变化,并用诗语加以描绘。 春季诗也成了描写 ① ② 四个季节的诗歌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一类。 经笔者点数,《全唐诗》 中的春季诗 约有2000 首,其中,描写了植物的共有700 多首。 可见,春季植物获得了诗人较多的关心注目。 春 天新生的各类植物充分调动了诗人写诗的兴味,因此,描写春季的诗歌中会集中出现大量 的春季植物。 春季诗中的植物意象通常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会组合起来集群出现,具体 组合的方式有并列、对仗、排比等等。 笔者统计,唐代写春季的诗歌中提到的植物共有40 余种,且描写频次高度集中在柳、竹、梅、桃等少数几个品种身上。 个别植物由于在春季诗 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逐步经典化,而成了代表春季的文化符号。 唐代春季诗里组合出现的 植物也在少数几种经典植物的范围内,显示出唐代诗人在创造诗歌语言描绘春季时的雷 ①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本文所引之唐诗,若无特殊说明,皆引自此,为论述方便起见, 引用时只标卷数。 ② 何为“春季诗”,学界并无一个明确的定义。 笔者为方便考述,将唐代诗歌中标题含有“春”的诗称作春季诗。 126 石润宏: 唐诗“梅柳并题”考 同化倾向。 在这些组合出现的植物中,“梅柳”是频率最高的。     二、唐诗中的“梅柳并题”现象 笔者在阅读唐代咏春季诗歌的过程中,有一个深刻印象,就是这些诗中存在大量以 “梅柳”并题的现象,梅柳并题似乎是唐代诗人抒写春天的惯用表达方式。 所谓梅柳并 题,指的是以下几种形式:其一,“梅柳”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出现,如“不悟风花冷,翻令梅 ① ② 柳迟” ;其二,诗歌对仗中以梅、柳相对,如“白片落梅浮涧水,黄梢新柳出城墙” ;其三, 梅、柳分散出现在同一诗句中,如“新年雨雪少晴时,屡失寻梅看柳期”。③ 梅柳并题现象大量存在,不仅是笔者个人的阅读经验总结,也是基于文本数据统计的 可靠结论。 在唐代包含植物意象的700 多首春季诗中,梅与柳组合运用的诗篇有近70 ④ 首, 而其他植物意象的组合运用频次都远逊于此,如桃与柳组合为40余首,桃与李组合 为30余首,松与竹组合为20余首,梅与竹组合为 10首,梅与桃组合仅有7首,足见唐代 ⑤ ⑥ 春季诗中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