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书法篆刻艺术 - 澳门艺术博物馆.PDF

吴昌硕书法篆刻艺术 - 澳门艺术博物馆.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昌硕书法篆刻艺术 - 澳门艺术博物馆

吳昌碩書法篆刻藝術 童衍方 西泠印社副秘書長兼鑑定與收藏研究室主任* 吳昌碩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以詩、書、畫、印四絕而馳譽海內外的藝術大師。昌碩 吳昌碩的藝術感來源於他對詩、書、畫、印的深邃修養和獨創精神。以下就吳昌碩的 先生自謙謂:“四十學詩、五十學畫。”而其對書法、篆刻之研習,卻始於少年時代, 隸、篆、行草各書體分而述之。 關於他青年時代的為人為藝,朱正初在《蕪園記》中評曰: (一)用筆遒勁、氣息深厚—吳昌碩的篆書 寡言語,安簡默,取於不苟,長於嘯歌而金石文字之藝最精。 吳昌碩的書法四體皆工,但成就最高、功力最深的是篆書。清符鑄曰: 由此可見昌碩先生極有個性的藝術道路是以金石文字為基礎,先以篆刻名於世,復致 缶廬以《石鼓》得名,其結體以左右上下參差取勢,可謂自出新意,前無古人,其 力於書畫,然後帶動了其他各項藝術的齊頭並進。可以說,書法、篆刻是昌碩先生的藝術 過人處,為用筆遒勁,氣息深厚。 創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吳昌碩求藝之初,即因性之所好,與上古周秦鐘鼎瓦甓結緣,從此鑄成了傲兀奇崛、 一、吳昌碩的書法藝術  古樸隽永的金石氣格。他在《缶廬別存》自序中曰: 吳昌碩在《題何子貞太史書冊》中曰: 予耆古磚,絀於資,不能多得,得輒琢為硯,且鐫銘焉,既而學篆,於篆嗜獵碣……。 我書瘦疲荼烏足數,劈所不正吳剛斧。曾讀百漢碑,曾抱十石鼓,縱入今人眼, 這個發端,是至關重要的。 輸卻萬萬古。不能自解何肺腑,安得子雲參也魯?強抱篆隸作狂草,素師蕉葉臨無稿。 吳昌碩早年的篆書,取法鄧石如及各類金石文字。如冊中光緒七年(公元一八八一年) 其中“曾讀百漢碑,曾抱十石鼓”和“強抱篆隸作狂草”,概括了他的書學淵源和書法 作者三十八歲時的篆書對聯,集古鏡銘文字,可窺見其在篆書研習上的取法。至光緒甲申年 特色。吳昌碩的隸書在遍臨“百碑”的基礎上,對《張遷碑》、《石門頌》、《曹全碑》、 (公元一八八四年),作者時年四十一歲,隨著他在篆書領域的不斷開拓和深化,其書在 《西狹頌》、《裴紀功碑》及介於篆隸之間的結體偏長的漢《祀三公山碑》致力尤深,沉穩 結字、筆法、用墨等方面都有較大進展。冊中書於鐵函山館取法周虢叔鐘銘的七言篆書聯, 樸茂,古趣盎然。篆書初學鄧石如、楊沂孫及金石碑版文字,然後以《石鼓文》為其終生研 結體奇逸,氣韵高遠,凝而不滯,樸中蘊秀,十分耐看。而同年九月為仲然先生所書的八言 習臨摹的對象,數十年來鍥而不捨,早、中、晚三期各有不同意趣,一日有一日之境,遺貌 篆書聯,已具石鼓文風貌。此外,常熟市博物館也有這一年重九後二日吳昌碩所書的八言篆 取神,雄放渾厚,為他書法中的名世絕品。吳昌碩的楷書初從顏真卿入手,後學鍾繇,基礎 書聯,並注明集石鼓文字。據此,似乎可將一八八四年定為吳昌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