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
四川省省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
(2013年版)
说 明
一、四川省文明村镇、社区是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综合性荣誉称号。获此荣誉称号的村镇、社区,应是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名列前茅、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村镇、社区。
二、根据创建文明村镇、社区工作实际,测评体系共设6个项目,29条内容,分布在组织领导、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村容村貌、创建活动之中。
三、数据采集使用实地考察、材料审核、问卷调查三种方法。评分采用“状态描述法”,以A、B、C描述测评内容的状态。A为该项测评内容的满分;B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66%;C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33%(测评内容的最低得分为0,用C#标示)。每一项指标的状态确定后,得出测评总分。
四、申报前一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省级文明村镇、社区:
1、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严重违纪和违法;
2、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3、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事故。
测评项目 测评内容 测评方法 I-1
组织领导
(20分) 1)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 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战略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指导思想,努力建成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代化村镇,全面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3分);
2)大力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不断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迈进(3分);
3)党政领导班子对精神文明建设有责任分工、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4分);
4)乡镇党委、党支部、村委会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领导班子团结、管理民主、工作务实,廉洁奉公,群众信任(4分);
5)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村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3分);
6)党员、团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示范带头作用好(3分)。 1)3)4)5)6)材料审核;2)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I-2
文化建设
(19分) 1)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有管理制度、活动项目、经费保障,有专兼职工作人员(4分);
2)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得到活态传承,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在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开展经常性的经典诵读、节日民俗和文化娱乐活动(4分);
3)开展“扫黄打非”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有序,无黑网吧、违法违规经营录像厅、游戏厅,无庸俗低俗的文艺演出、无盗版和低级、宣传封建迷信出版物销售(3分);
4)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科普服务站、科普宣传栏、公益性上网场所及体育设施等农村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益电影放映落实,经常组织群众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4分);
5)扶持发展一批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文艺团体,支持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建设,支持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演出队和个体放映队发展,拓宽农村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渠道(4分)。
1)3)4)材料审核2)5)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I-3
经济发展
(12分) 1)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带领大家广开致富门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有规划、有效果(3分);
2)人均经济收入居本县(市、区)同类村镇、社区先进行列(3分);
3)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切实加强便民、警务、文化、体育、综治、调解、敬老院、幼儿园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分);
4)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农民专合组织,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开展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等多种功能,培育多元化、多功能的产业体系(3分)。
1)2)3)4)5)材料审核 I-4
社会和谐
(15分) 1)村(社区)有群众共同制定遵守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3分);
2)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等评选和表彰活动,村(社区)无虐待妇幼、老人的现象,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无违法生育现象。(4分);
3)村镇(社区)无偷盗、赌博、乱砍滥伐、封建迷信等不法行为,无吸毒、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社会丑恶现象(4分);
4)热心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积极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4分)。 1)材料审核2)4)材料审核、实地考察3)材料审核、问卷调查
I-5
村容村貌
(16分) 1)认真贯彻《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无垃圾乱丢、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现象(3分);
2)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破坏生态事件(3分);
3)村镇、社区内交通道路硬化、美化,主要道路亮化,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情况良好(4分);
4)村镇、社区有发展建设规划,村民、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两管五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