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主要病害346.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主要病害 1.1细菌性病害 (1)马铃薯青枯病:英文名:Brown Rot Potato,病原菌学名: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属单胞杆菌科Pseudomonadaceae、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国际上公认将青枯病病原细菌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寄生马铃薯的是小种1号和3号。小种1号的寄主范围很广,小种3号的寄主范围较窄,主要侵染马铃薯,其次是番茄,还有少数茄科杂草。青枯病是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运输导致萎蔫。10~40℃均可发病,一般酸性土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田间典型症状是叶片、分枝或植株急性萎蔫,枝叶仍保持青绿色时即枯死。有时在一丛马铃薯中,一株枯死而另一株仍保持健康。在病情发展较慢的情况下,也可见到叶片变黄、干枯和植株矮化的症状。发病植株茎秆基部维管束变黄色或黄褐色。将病茎切下一段,断面直立插入蒸馏水中,数分钟后,从茎秆的切面流出黏稠脓形成的乳白色带状物。染病块茎的芽眼变浅裼色或褐色,将薯块沿横切,可见维管组织从脐部变色,严重时整个维管组织环状腐烂,不需要用手挤压,几分钟后块茎切面自动溢出污白色菌脓。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窖里越冬,田间亦可通过灌溉水、雨水、耕作工具、昆虫等扩大传染。带病种薯是此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2)马铃薯环腐病:英文名:Ring Rot Disease of Potato,病菌属棒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的密执安棒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或称环腐棒杆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 (SpieckermannKotthoff)。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田间发病一般在开花期以后。初期症状为叶脉间褪绿,呈斑驳状,以后逐渐变黄、变枯。叶片边缘也可变黄、变枯,并向上卷曲。由于环境条件和品种抗性的不同,植株症状有明显差异。地上部分染病有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症状。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色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植株倒伏枯死。块茎表面的症状在轻度为害时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皮色变暗或变褐,芽眼亦变色,但没有菌脓溢出。严重时表皮可出现裂缝。横切病块茎可见维管束变黄色或褐色。轻者只局部维管束变黄,呈不连续的点头变色;重者整个维管束环变色,病菌侵害块茎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呈环状腐烂,故称环腐。当温度10~40℃时、土壤pH6.6~8.4发病较重。带病种薯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最重要传染源。扩大传染的最重要途径是切块茎播种用的切刀。田间生长期间,病菌还可以经雨水、灌溉水等媒体传播。 (3)马铃薯黑胫病:病菌属欧氏杆菌属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Erwin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Van Hall)Dye。此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茎基中呈墨黑色腐烂。种薯带病原菌,土壤一般不带菌。田间除带病种薯外,还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主要侵染茎或薯块,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染病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18 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发病后期,茎基部呈黑色腐烂,整个植株变黄,呈萎蔫状,甚至倒伏、死亡。块茎发病一般是从连结匍匐茎的脐部开始,感病初期,脐部略变色,稍后,病部扩大并呈黑褐色,髓组织亦变黑腐烂呈心腐状,最后整个块茎腐烂。带菌率高或多雨、低洼地块发病重。贮藏期病菌通过病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健薯,窖内通风不好或湿度大、温度高,利于病情扩散。 (4)马铃薯软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及块茎。叶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初呈水浸状,后薯块组织崩解,发出恶臭。病原 有3种。 Erwinia carovora subsp. 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1.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和E,caritivira sybso.atroseptica(Van Hall)Dye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及E.chrysanthemi Burkh Burkholder,McFadden et Dimock称菊欧氏菌。菌体直杆状,大小1—3×0.5一1(μm),单生,有时对生,革兰氏染色阴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