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控释氮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其在双季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两种控释氮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其在双季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廖育林 1,2 鲁艳红 1,2 聂 军 1,2* 周 兴 1,2 谢 坚 1,2 杨曾平 1,2
( 1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125;2 农业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 长沙,410125 )
摘要:研究不同控释氮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在减氮量施用条件下早、晚稻产量效应、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养分特性的差异,为南方双
季稻区控释氮肥在水稻高产节肥栽培上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静水溶解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种控释氮肥 (树脂包膜尿素和硫包膜尿素)
的养分释放特性和在常规尿素施氮量基础上减氮 15% 和 30% 对早、晚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养分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两种控释氮肥的氮素累积释放曲线均为 “S”形,但在培养期间硫包膜尿素氮素累积释放率均高于树脂包膜尿素。在田间条件下,
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早稻减氮 15% 和 30% 施用硫包膜尿素和树脂包膜尿素均表现为增产,而晚稻施硫包膜尿素增产,施树脂包膜尿素减产。
株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是早、晚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施用 2 种控释氮肥均能促进早、晚稻水稻植株氮素养分的吸收积累,
施用相同种类控释氮肥早晚稻稻谷、稻草和植株氮养分积累量随施氮量提高而提高。减氮 15% 和30% 施用2种控释氮肥有利于氮肥回收利用率、
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的提高,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硫包膜尿素的提高效果优于树脂包膜尿素。常规尿素处理、减 15% 氮的 2 种控释
氮肥处理均能保持较高的土壤氮素水平,减 30% 氮的控释氮肥处理土壤氮素肥力较试验前有所降低。适当降低氮用量施用控释氮肥,能促进
双季水稻增产、增加氮素利用效率、维持或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和可持续生产力,控释氮肥养分释放规律的差异是导致其作用效应不同的主要
原因。
关键词:控释氮肥;养分释放特性;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土壤氮素肥力
化肥氮的施用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 释放速度和时间,延长植物对其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
用,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氮肥施用量快速增加,氮肥增产效 达到一次性全量基施即可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对氮素养分的
应呈递减趋势,氮肥当季利用率偏低、损失率偏高,环境 生理需求,实现作物增产,促进植株氮素的吸收利用 [4] ,
风险增加等问题 日益凸显 [1] 。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人口 同时还可适当减少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5] ,减少对
压力大的现实国情下,如何在提高氮肥增产效应的同时, 环境的污染。但不同类型控释氮肥养分释放速率和规律也
降低施肥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已成为我 不尽相同,肥料效应也存在差异。因此,在一定生态区域
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内,针对不同作物筛选适合的控释肥料类型及确定适宜的
肥料中氮素养分供应与作物吸收的同步性将促进作物 肥料用量和施用方法,对实现区域农业高效生产和生态环
高产和氮素养分高效利用,减少氮素损失和提高氮肥利用 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效率 [2] 。普通化肥氮如尿素,由于其速效性特点,施入稻 本研究以南方双季水稻为对象 ,选用树脂包膜尿素
田后短时间内迅速溶解,一次性基施通常导致水稻前期养 ( PSU ) 和硫包膜尿素 ( SCU ) 2 种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控
高
分供应过量,中后期营养供应不足,养分利用率低、损失 释氮肥,研究其减氮量施用条件下在早、晚稻上的产量效 效
[3] 施
率高 ,只有通过分次施用才能达到为作物全生育期提供 应、氮素吸收 肥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蛋白质折叠 -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 science china press.pdf
- koboi !$pq mnucvrwx rsbq yzdst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pdf
- 酶法水解花生蛋白及产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中储粮镇江质检中心.pdf
- 稳态荧光探针法研究ca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相互 -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pdf
- 2008届高三生物一轮教学案20071021 主编:仇正军 课题:基因的 .doc
- 白马访点及生猪喂养培训报告 - rare.pdf
- 不同类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氟释放行为与溶解性.pdf
- 广州地区新型h1n1流感病毒pb1-f2基因进化和 - researchgate.pdf
- 白术多糖的溶液构象及其变化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pdf
- 异物进入眼、耳.ppt
- 食疗及美容.pdf
- 锐得模板 - 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pt
- 第二章 事业实绩 - 大津市.pdf
- 根际ph值对杂交稻幼苗光能转化特性的影晌 - 中国水稻科学.pdf
- 液浸法による喷雾粒径测定の际の 粒子の合体について - j-stage.pdf
- 滇池水体有色溶解性有机质(犆犇犗犕)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 scholarmate.pdf
-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溶菌酶结构的影响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pdf
-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的筛选及鉴定 - 中国酿造.pdf
- 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 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pdf
- 氧化金薄膜之还原现象于局域性表面电浆共振应用之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