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后
1.简述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观察的内容。 2.简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原则。 3.简述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原则和护理要点。 4.简述强酸、强碱中毒的紧急处理措施。 课后任务 谢谢观看! * * 低钾血症 排钾性利尿药 * 透析疗法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④血液或血浆置换常用于毒性极大的氰化物、砷化物中毒。 * 有机磷杀虫药因具有脂溶性,透析效果不好 * 3对症治疗 主要死因:肺水肿,呼吸肌麻痹或呼吸中枢衰竭。 重要死因:休克,脑水肿,心跳骤停。 重 点: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人工呼吸机。 症状缓解后逐步减少解毒药至症状消失后停药,一般观察3-7天,避免复发。 * 阿托品化的观察:意识清楚,颜面潮红、干燥,瞳孔由小扩大后不再缩小,体温正常或轻度增高,脉搏快而有力。 * 一氧化碳主要由含碳化合物燃烧不完全所产生。一般人常在无意中发生中毒,每年总有一些病例在被发现时,常因中毒太深而无法挽救。因此,应予以重视。 * 轻度中毒:头痛、头昏、乏力、恶心、呕吐、短暂性昏厥、心绞痛、 血COHb浓度10~20%。迅速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症状较快消失。 中度中毒: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神志不清、烦躁、谵妄、昏迷、疼痛刺激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呼吸、血压、脉搏可有改变。血COHb浓度30~40%。积极治疗可无明显并发症。 重度中毒: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可呈去大脑皮质状态,可并发脑水肿而引起惊厥、呼吸抑制,可有心肌损害、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血COHb浓度高于50%。抢救存活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表现: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锥体系神经损害、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 * 吸新鲜空气CO由COHb释放出半量需4小时,吸纯氧缩短为30-40min,吸3个大气压纯氧为20min。应尽可能行高压氧治疗。 1)血液COHb测定:10%正常 10%轻度 30%中度 50%重度 2)动脉血气分析 3)脑电图检查 4)头部CT检查 3.实验室检查 2.病情判断 (1)病情严重度 持续昏迷抽搐达8小时以上 PaO2>50mmHg 昏迷,伴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并发肺水肿 (2)预后 轻度中度可完全恢复 (三)急救护理措施※ 1.急救原则 (1)现场急救: (2)迅速纠正缺氧: (3)防治脑水肿: (4)对症治疗:治疗感染,控制高热:抗菌素、物理降温、冬眠。促进脑细胞代谢:能量合剂、辅酶A、ATP、细胞色素C等。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症 (1)现场急救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2)有自主呼吸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充分给以氧气吸入。(3)神志不清的中毒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患者呼吸、脉搏、血压情况,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4)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患者。 (2)迅速纠正缺氧: 及时有效给氧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最重要的治疗原则。 吸氧可使COHb解离。 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必须在脑细胞发生坏死之前方为有效(最好在4小时内)。 高压氧舱 高楼着火如何逃生 CO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或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防治脑水肿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昏迷提示有脑水肿的可能性,对于昏迷时间较长、瞳孔缩小、四肢强直性抽搐或病理反射阳性的患者,提示已存在脑水肿,应尽快应用脱水剂。 临床上常用20%甘露醇,用法:125-250ml静脉快速滴注,脑水肿程度较轻的患者选择125ml,15分钟内滴入,8小时1次;脑水肿程度较重的患者选用250ml,30分钟内滴入,8小时1次或6小时1次。 经抢救苏醒后,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2周,加强护理,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1)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脑水肿症状,神经功能 (2)氧气吸入的护理:高浓度给氧 (3)一般护理 冬眠疗法 准确记录出入量 注意观察神经系统的表现 (4)健康教育 八、强酸强碱中毒 八、强酸强碱中毒 (一)强酸中毒 1.病因: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 而吸收。 2.护理评估: (1)病史 (2)中毒症状 八、强酸强碱中毒 (一)强酸中毒 3.急救护理措施 (1)急救处理 1)皮肤灼伤后,水冲洗、碳酸氢钠或氨水或肥皂水中和 2)口服中毒者禁忌催吐和胃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动物细胞培养大全 细胞培养基本条件 .doc
- 难治性高血压社区管理及康复指导 -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ppt
- examples progress in drug delivery systems i 靶向药物释放.ppt
- gst-tag - 创世纪生技有限公司.pdf
- 74污染土壤生物修复.ppt
- 白木香asmyc2 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prokaryotic - 药学学报.pdf
- 金属组学:研究生命体系中金属离子的前沿交叉学科 - 仪器信息网.pdf
- 土壤粒径分析实验方法之比较 - 国立中兴大学水土保持学系.pdf
- 玛咖压片糖果 - 上海康倍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ppt
- 金属材料 - 教学资源库.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