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经济思想.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经济思想民国时期面临内忧外患的复杂境况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当时经济期刊所载文献大都偏重探讨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其中经济状况与经济政策、金融是各期刊中最重要的研究主题,宏观经济政策是最主要的研究热点,各期刊还促成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外国经验以改造中国经济的思想热潮。基本经济理论的分歧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分为三大派别,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民生主义经济学。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仍然存在,但它的理论和概念已经没有了独立形态,附属于前面所述三大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揭露其矛盾和走向毁灭规律。陈翰笙、薛暮桥、等组织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主要学术团体。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为代表作。中国经济学界的英美派信奉新古典经济学,他们是当时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流派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研究如何发展生产(工业化),如何防止经济波动(反通胀等),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为代表作。主要学术社团为中国经济学社,对学术界以及经济政策都有很大影响。民生主义为孙中山三民主义之一,后来成为国民党政府的官方意识形态。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兴起了建立民生主义经济学的热潮。信奉民生主义的经济学者主张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理论学理化,建立一个既反对马克思主义又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新经济学。蒋介石《中国经济学说》被称为民生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作,该书中心旨在弘扬中国先旨的经济学问,对抗与批驳国内流行的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派学说,以“树立独立自由的经济思想”。经济学家祝世康建立了民生主义经济学社,发行《经济论衡》杂志,出版民生主义经济学系列丛书。主要代表人物有立法院的陈长蘅、楼桐荪、吴尚鹰与陈伯庄等。民生主义经济学是具有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性质的经济思想。三派之间你来我往的正面论战少,但他们在自己的论著中往往批评两种主义。比如:蒋介石批评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学都不适合中国,而许涤新自批判全体主义和庸俗经济学,早期的马寅初既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又反对孙中山节制资本说。三派之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民生主义经济学由于有很强的政治背景,争论激烈,新古典经济学家往往采取多研究问题,少谈主义的研究取向,不直接争论主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经济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影响大大削弱,然而它并没有消失,“以农立国”派的章士钊。梁漱溟等为其代表。总体来看,传统经济思想作为潜流通过流行的经济思想而表现出来。三大流行经济思想对传统经济思想的态度不同,民生主义经济学提倡中国固有思想,提出“发扬旧道德,建设新中国”的口号;英美派经济学家马寅初等偏向于批评传统思想,唐庆增进而提出整理旧思想,建立新经济科学的主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传统经济思想也主要持批判态度。除上述经济思想之间的分歧外,每种经济思想内部仍有不同。英美派经济学内部就有留学国别的不同,留学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不同国家接受了不同的经济学教育;信奉理论的不同,马尔萨斯、亚当.斯密、马歇尔、历史学派、美国制度学派、凯恩斯、哈耶克等各种思想在中国均有宣传者、信奉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内部也有中国共产党党内与党外之分(如薛暮桥与王亚南)。民生主义经济学内部也有学者与政治家之分。因此,民国经济思想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经济制度的讨论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制度进行了持续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大致有四种倾向,即计划经济、统治经济、自由经济、混合经济。主张计划经济的代表人物有沈志远等,他们倾向于学习苏联模式,认为计划经济可以快速工业化,社会分配也比较平均,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反对者认为该模式压低人民生活水平民,没有生产、消费和就业自由,计划经济与民主不能并存。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主张计划经济,然而他们主张的具体内容却相差甚远。国民党主张民生主义的计划经济,即保留私有制的国家计划;共产党主张共产主义的计划经济,最终目的是要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全国计划。主张统制经济的代表人物有罗敦伟、刘大钧等,他们倾向于德日模式,认为统制经济可以快速建设经济,国防强大,并可保留私有制。批评者认为统制经济模式容易使国家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主张自由经济的代表人物有唐庆增、蒋硕杰等,他们倾向于英美模式,认为自由经济有美妙的价格机制,有利于发展和效率。反对者认为价格机制是盲目的,建设速度太慢。主张混合经济代表人物有谷春帆、马寅初、何廉、吴景超、夏炎徳等,他们主张结合中国国情,吸收苏联、英美、德日各国模式之长,以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制度。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混合经济制度论得到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王亚南却批评指出,混合经济论难以成立,因为每个社会必有一种主要生产关系,不存在混合制度。以上代表人物仅是大致划分,一些经济学家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