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 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史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提要:从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献帝都许,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统一全国,为三国时期(三国史上限有六说,184年黄巾起义,190年董卓专权,192年诛董卓,196年曹操都许,208年赤壁之战,220年曹丕称帝。三国史下限,另一说为265年司马氏代魏)。 魏、蜀、吴三国分别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了各自经济文化的发展。三国的出现,不再是军阀混战的继续,而是当时分裂形势下的局部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基础。魏、蜀、吴三国政权较之东汉末年的腐朽政权,有着明显的进步。 265年,司马炎代魏自立,建立晋朝,这就是西晋。太康元年(280)灭吴,统一全国。西晋的统一是短暂的,从统一到亡国,仅有36年时间。西晋前期,社会经济状况较好,出现了所谓的“太康之治;中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剧,于建兴四年(316年)被匈奴贵族刘曜所灭。 户调式(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是西晋基本的经济财政制度。户调式的推行,没有起到限制土地兼并的作用,反而促进了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门阀政治是西晋政治的主要特点,门阀政治的腐败、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导致了“八王之乱”。此后,社会动荡,危机四伏,各地流民起义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接连不断。 西晋的统一政权灭亡以后,出现了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分裂。其中,前一百多年是南方的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对峙时期。淝水之战巩固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寒族地主的经济地位开始上升。北方经济呈现处不平衡状态,民族间联系增多,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从东晋灭亡到隋统一全国,是南北朝对峙的时期。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汉族王朝,共169年;北朝经历了鲜卑族所建的北魏、东魏和西魏(由北魏分裂而成)、北齐、北周,共142年。 这一时期,南朝门阀士族从鼎盛转向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逐步上升,政权更替频繁。南方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部分地区呈现繁荣景象。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了北朝的历史。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打击了北方士族门阀地主势力,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和鲜卑族拓跋部的封建化过程。西魏、北周继续进行改革,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北朝府兵制和均田制的推行,对隋唐盛世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除大地主田庄以外,寺院经济有很大发展。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比较频繁。科技文化发展出现了发展、繁荣的景象。 一、魏、蜀、吴三国鼎立 (一)曹操统一北方 1、董卓之乱 董卓西逃后,关东的联盟也随之瓦解。各割据势力开始互相攻杀吞并。几年之后,逐渐形成若干个较强大的割据势力,其中最主要的有占据冀、青、并三州的袁绍,占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占据幽州的公孙瓒,先后占据过徐州的刘备、吕布,占据淮南的袁术,占据荆州的刘表;此外,还有占据益州的刘焉,占据江东的孙策,占凉州的韩遂、马腾,占据辽乐的公孙度等。 2、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他以五千奇兵,夜袭袁绍军于官渡(今河南中牟)附近的乌巢,全烧袁军粮食、辎重一万余车,袁军大乱。他又乘势以万人,大破袁军主力于官渡,全歼袁军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骑兵逃回河北。这就是历史上以弱性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曹袁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病死。曹操在巩固了他在兖、豫地区的统治之后,又进兵河北,消灭了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熙等势力。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又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打败与袁氏勾结的乌桓头人,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二)三国的形成 1、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曹操为并吞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 2、三国的建立 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太子曹丕袭位。不久,曹丕夺了献帝之位,改国号魏,史称“曹魏”,曹丕自立为帝(魏文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建都洛阳(改雒阳为洛阳)(改雒阳为洛阳)。 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于次年(公元221年)亦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曹丕称帝后,孙权于次年称吴王。又次年(222年),刘备亲率大军出巫峡,企图夺回荆州。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用火攻,蜀军大败。蜀之“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飘流,塞江而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这就是 “吴蜀夷陵之战”。自这次战役之后,蜀、吴的势力处于均衡状态,但都弱于曹魏。两国为了共抗曹军,又互相遣使通好,恢复联盟关系。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仍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曹操雄才大略,为实现全国统一曾作了长期的准备,但赤壁之战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