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研究实施方案细则.doc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研究实施方案细则.doc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研究实施方案第1章 本实施方案细则的适用范围 1 第2章 课题概况 2 第3章 资料收集与汇总 4 3.1 本课题涉及到的已有资料 4 3.2 本课题调查资料 4 第4章 抽样原则 6 4.1 片区的划分 6 4.2 网格的划分与调查样地数量的确定 7 4.3 样地调查面积的确定 8 4.4 省区内样地分配原则 9 4.5 特殊考虑 12 第5章 样地设置 14 5.1 样地类型 14 5.2 样地位置的定位 14 5.3 样地形状和大小 15 5.4样地围取与标识 15 5.5 样地的位置及略图 16 5.6样地的一般记载 16 第6章 样地调查 18 6.1 样方的划分 18 6.2 样地调查 19 6.3 土壤调查 22 第7章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估算 27 7.1 以省区为单位的生物量(碳储量)方程的建立 27 7.2 基于样地调查的碳储量估算 28 7.3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碳储量的测定 33 第8章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速率的估算 39 8.1 数据资料收集 39 8.2 固碳速率的估算方法 39 第9章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估算 41 9.1 数据资料来源 41 9.2 固碳潜力的估算方法 41 附录1 野外样地调查操作指南 43 1.1 野外作业安全 43 1.2 全球定位系统(GPS) 44 1.3 设置样地 45 1.4 立木调查 46 1.5 竹林 51 1.6 枯死木 52 1.7 枯立木 53 1.8 枯倒木 55 1.9 枯枝落叶层 56 1.10 土壤碳采样 58 附录2 解析木与生物量回归方程 61 2.1 如何做解析木 61 2.2 生物量回归方程 65 附录3 森林土壤与植物体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67 3.1 土壤有机质测定 67 3.2 植物体碳的测定方法 72 附录4 数据质量控制与保障 75 4.1 野外测量的质量保障 75 4.2 实验室测量数据的质量保障 76 4.3 数据录入的质量保障 76 4.4 数据存档的质量保障 77 附录5 野外调查与室内测定分析数据表格式 78 5.1森林样地基本信息表 78 5.2 野外植物调查--乔木层记录表 79 5.3 野外植物调查--灌木层记录表 80 5.4 野外植物调查--草本层记录表 81 5.5 凋落物动态调查记录表 82 5.6 凋落物现存量调查记录表 83 5.7 粗死木调查记录表 84 5.8 乔木标准木树干解析记录表 85 5.9 灌木标准木树干解析记录表 86 5.10 草本层生物量调查记录表 87 5.11 生物量(蓄积)与测树因子的异速关系表 88 5.12 土壤野外调查采样记录表 89 5.13 观测采样地土壤剖面调查 90 5.14 有机质分析原始记录表 92 5.15统计单元(省区)调查资料汇总表 93 附录6 已有资料收集整理表格 95 6.1.面上资料 95 6.2.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99 6.3.已发表的研究结果 101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植物观测规范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观测规范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优良做法指南 Brown S. 陆地碳测量方法指南 李怒云,吕佳 编译. 林业碳汇计量 广东省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操作规范 第1章 本实施方案细则的适用范围 与土地利用方式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变化,如森林砍伐、森林退化等会增加大气中CO2浓度,成为碳源;造林和林地生产力的提高能增加从大气中吸收CO2,起到碳汇的作用。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地理地貌复杂、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繁多,且受区域不同人为干扰和经营管理措施的影响,目前仍然缺乏在全国尺度水平上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固碳速率与潜力的测定和评估的统一和规范化的方法体系和实用指南。而且,已有的关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某地理区域或植被类型,缺乏跨区域的联合和对比研究。再者,以森林蓄积数据资料为基础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常常未包括林下植被、地表枯落物、根系以及土壤等组分的碳量。因此,迫切需要制定适合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对其碳储量、固碳速率与潜力进行测定的规范化方案和方法,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测定、研究与评估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规范化的方法和操作指南,也作为核查本碳课题实施效果的验收依据。 主体内容包括: 课题概况 数据收集与汇总 抽样原则 4 样地设置 5 样地调查 6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估算 7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速率的估算 8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估算 附录内容包括: 1 野外样地调查及测定操作指南 2 解析木与生物量回归方程 3 植物、土壤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4 数据质量控制与保障 5 野外调查与碳测定数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