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的才女观一、前言吕坤,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人万历二年进士.DOC

吕坤的才女观一、前言吕坤,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人万历二年进士.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吕坤的才女观一、前言吕坤,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人万历二年进士

呂坤的才女觀 一、前言 呂坤,字叔簡,號新吾,寧陵人。萬曆二年進士,初任襄垣知縣,表現良好,調任大同知縣,後又升任吏部文選司主事、吏部文選司郎中;轉任山東濟南道右參政、山西按察使、陜西右布政使;升擢右僉都御使,巡撫山西,三年後轉調左僉都御使、刑部左、右侍郎,六十二歲時上〈憂危疏〉而遭饞,辭官居家,八十三歲卒於故里。 呂坤生前著作極多,包括《呻吟語》、《去偽齋集》、《實政錄》、《閨範》等十多種,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為官之道、婦女教育、小兒啟蒙、刑法、水利、醫藥、音韻等,博學廣泛,他的思想承襲宋明理學,卻又獨立於一家之言,「其學不立門戶,以明體達用為本,立朝有風節,居官有實政,在鄉黨有惠澤教化,著書纍百萬言,篤實切近,舉心身性命家國天下融洽而貫通之,鑿鑿可見諸施行,蓋醇乎醇者也。」後世稱他「有憂世之實心,有濟世之實才,有救世之實用」,清道光六年,呂坤從祀廟庭,為官從政者受他影響極多。 呂坤的著作裡關於女子教育之書《閨範》,是萬曆十六年擔任山西觀察使時仿劉向《列女傳》撰述,選擇女子表率之人,編輯先哲嘉言、諸賢善行,並令畫工配合文字,繪其圖像,此書一出,大受歡迎,「其傳漸廣,既而有嘉興板、蘇州板、南京板、徽州板,縉紳相贈寄,書商輒四鬻,而此書遂為閨門至寶矣。」是明代私人撰述的女教書中,流布最廣、影響最深的書籍之一,有助於了解當代女性品德的歸類與標準的樹立。 明清之際,女性文人數量大增,詩作選集和專集共超過三千種,非常驚人,許多學者和詩人也樂於蒐集和編纂女性文人的作品,這樣的風氣並未被呂坤接受,對於女性創作也表現出不以為然:「自世教衰,而閨門中人竟棄之禮法之外矣。生閭閻內,慣聽鄙俚之言;在富貴家,恣長驕奢之性。…迺高之者,弄柔翰,逞騷才,以夸浮士。卑之者,撥俗絃,歌豔語,近於倡家,則邪教之流也。」為改變此風,特別寫了《閨範》。 近來許多文章由此論述呂坤,認為他輕才學,對婦才極為忽略,以為女子教育以婦德為中心,只要「才不妨德」才聽任學之發展婦才,至於吟詩作賦則傾向不宜,進而強調這是反映了當時士大夫理想的女性圖像,面對明代社會風氣的轉變,傾向奢華,迫使長期擔任地方官的呂坤站出來,寫出符合社會對女性要求的一本教育書籍,也代表當時女性低落的地位。運用男性編輯的權力,以他自己的角度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分類、傳遞和評價,使教育女性的過程成為一種再製,讓女性永遠遵守這樣一套傳統規範,而無反抗或轉變的可能。 持相同觀點的論者有從書寫圖像的角度出發,以為呂坤因詩媛才女輩出,充滿焦慮,從《閨範圖說》的圖像來看畫面構圖,透露著男性凝視下的女性應有的身分地位,是種「設計下的歧視」,加上書中呂坤對聖人經典的選輯、剪裁和再詮釋,是為了藉用更具權威的話語來壓制明代以來逐漸抬頭的女性意識。相反的,則有學者認為《閨範》展現出維護婦女權益的新觀念,雖然呂坤仍以傳統道德意識為中心,但對於前人的女教典籍,已顯現對婦女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表示同情和對舊道德的批判,更對婦女的智慧和勇敢及對真摯愛情執著追求的熱情歌頌,這是因明代後期商品經濟繁榮帶動思想文化上理學的分化瓦解,加上李贄等為代表的思想家對舊道德的猛烈抨擊,對情與欲的肯定,這些改變迫使一些嚴肅的理學家也必須對傳統的倫理價值作出修正,呂坤便是在這種時代氛圍下寫出《閨範》。 上述著作的論點,不論從《閨範》選輯聖賢的隻字片語來論述呂坤的心態;或是從明代眾多的女教書裡,找到共通性來看呂坤,多是侷限在《閨範》裡討論,再衍生探討到社會現況,反映出士人思想的變化。本文擬從呂坤的思想出發,探究他所認知的明代社會,想要建構的理想藍圖、對男女的定位,從而論述他對女性懷才的想法。 二、呂坤身處的明代社會 明末清初大量閨閣才女作品問世,經濟發展帶動城市文明,出版業的發達使書籍商品化大量流通,婦女接受教育機會大增,社會變遷也讓傳統嚴格的性別分際產生鬆動,但這些變化全以江南最為顯著。呂坤出身河南寧陵,進士及第被派至山西潞安府襄垣縣擔任知縣,之後調往山西大同、山東、陜西任職,後稱病辭官返鄉,仕宦生涯除了在中央吏部、刑部做官外,多數待在地方,並且是黃河水患易發生的省份,在與友人書信裡,常論及治河問題,顯示河道氾濫深深困擾著他。對他來說,所感受到的並非經濟富庶的江南,反而是亂象叢生,民生困苦的社會,他曾上疏說道: 「今天下之蒼生貧富可知矣,自臣覩記以來,何嘗無凶歲,未聞有連歲之凶;何嘗無歉省,未見有數省之歉。乃萬曆十年以後,無歲不告災傷,一災動連數省。…臣久為外吏,熟知民艱,自饑饉以來,官倉空而庫竭,民十室而九空。陛下赤子,凍骨皴肌,冬無破絮者居其半;饑腸餓腹,日不再食者居其半,流民未復鄉井,棄地尚多荒蕪,存者代去者賠糧,生者為死者頂役。破屋穨牆,風雨不蔽;單衣濕地,苫藳不完。兒女啼饑號寒,父母吞聲飲泣,君門萬里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